|
上海观复博物馆外的生僻字文化墙(中评社 金裕超摄) |
中评社上海12月8日电(记者 金裕超)小时候读书时,或多或少会遇到生字,那时的感觉就是识得越多字就越有学问。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在日常中已经很少觉得还有字会不认识。但在上海观复博物馆就有这样一面生僻字文化墙,看完一面墙的字却几乎都不认识,让人不免产生极大“挫败感”,甚至产生重回学校补课的念头。
其实这正是这面墙的独特用意所在。整面墙上的文字几乎都是日常生活极少见到的字,许多在字典里也很难查到,但这些字都是古老的汉文字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后代不能就此遗忘。因此,上海观复博物馆专门打造了这样一面生僻字文化墙,选用金刚喷砂刻字工艺,将千字的生僻字镌刻于石墙之上,意在警醒人们珍视宝贵的中华古典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更是博大精深,要感受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字瑰宝,就跟随中评镜头一起来看这面独特的文化墙吧!
中评社上海走亲采访团一行12月4日抵达上海,将在上海进行为期一周的走亲采访报道。此次中评社上海走亲采访团成员包括台湾中评通讯社社长俞雨霖、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成员还包括台湾中评通讯社总编辑林淑玲,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台湾中评通讯社主任记者黄筱筠、台湾中评通讯社高雄特派员高易伸、台湾中评通讯社台中特派员林谷隆、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新闻中心主任林艳、中国评论通讯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国评论通讯社记者金裕超、中国评论通讯社记者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