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
2018年4月号,总第244期

关于台湾第三势力的若干概念性思考
陈星(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作者指出,近年来,台湾所谓“第三势力”发展很快,大有撬动岛内政治生态的趋势,特别是在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结构快速变化的节点上,第三势力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第三势力内部矛盾重重,短期内很难整合成较有战斗力的政党组织。未来随着政治生态的持续改变,第三势力的内部结构会持续调整,在政治生态结构中的功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意味着第三势力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发展之路却很漫长。 

  一、概念模糊的“第三势力” 

  台湾岛内在论及“第三势力”时,对这个概念指涉内涵的认知较为分歧。一般在涉及选举及“立法院”等公权力部门的运作时,第三势力常指“非国民党与非民进党”的政治势力,而在涉及论述立场时,“第三势力”往往又喜欢自我标榜“跳脱蓝绿”,这其实是用蓝绿阵营的划分来限定第三势力的边界。这种概念的模糊导致对第三势力认定的困难。如果从“非国非民”的角度来认定,显然要比蓝绿区隔认定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按一般意义上的蓝绿阵营划分,则台湾社会没有多少政治势力可以称为“第三势力”,许多所谓的第三势力与泛蓝阵营或者泛绿阵营多有重合。反之,如果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等政党都被排除在第三势力之外,则“第三势力”在台湾政治结构中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势力概念含糊不清的部分原因在于“蓝”“绿”概念的模糊。“泛蓝”、“泛绿”的概念应该是起源于2000年的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之后,是对当时政治结构变化情形的描述。当时国民党分裂后形成了泛国民党势力,民进党则与“台联党”等政党结合形成泛民进党势力,这两股势力被称为泛蓝、泛绿。这个概念本身带有“蓝绿对抗”的意涵。但十余年来随着台湾政治生态的发展与演化,泛蓝与泛绿内部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内部竞争大于整合,所谓“泛蓝”与“泛绿”的概念逐步脱离了2000年前后的政治情境,越来越缺乏分析功能。因而以对台湾政治生态结构变迁分析的视角来看,所谓“第三势力”较为确当的定义应该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之外的政治势力”,即“非国民党亦非民进党”的政治存在。……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