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香港的政党与特首选举
刘乃强(香港)
全国政协委员、时事评论员
  《特首选举法》规定特首不能隶属于任何政党

  最近以大律师、前「四十五条关注组」为核心组成的公民党,开宗明义便宣布要成为「执政党」,因而引起一些争论。加上《特首选举法》中规定特首不能隶属于任何政党,因此根据现有法例,公民党不可能「执政」,特首选举距今不到一年,起码对反对派而言,问题便具有迫切性,更加不能收拾。

  一切都要从《基本法》说起。《基本法》没有提到政党,因而也没有特首与政党关系的问题,也不存在有没有执政党的问题。按道理,《特首选举法》只是较低层次的政策法规,迟于2001年才为2002年的特首选举而由立法会制订。当时民主党不但是反对派的旗舰,同时是立法会内第一大党,加上当时的政治气氛,我于当年已经公开指出,他们若是坚持这一点,《特首选举法》通过恐怕有困难。不过反对派的政治水平就是如此,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从来都只是为反对而反对,《特首选举法》经过反对派在另外一些枝节上扰攘一番之后通过。但是因为《特首选举法》是香港本地立法,立法会有权修改,甚至废除它,更不说大家都有权去讨论有关的问题了,特首与政党关系并非摸不得的老虎屁股,更不是讨论禁区。我们需要理性、深入的探讨。很可惜,这方面连自命代表中产阶级,而且利益所在的公民党都带不出一丁点儿新风,港人的政治文化,就是如斯浅薄!

  香港没有政党法

  首先,香港要不要搞政党?虽然客观上香港存在了不少自称是政党的组织,但它们都是有限公司注册、或社团组织登记,甚至像四十五条关注组,长期连注册登记都没有办,以标准的「非法组织」存在。它们在法律上没有特殊的政党地位,而香港也根本就没有任何有关政党的立法。这里坊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1. 邓小平说过香港不要搞政党,因为如搞的话,「要不要搞共产党」?就是因为香港不搞共产党,所以其他人都不要搞政党了。

  2. 根据中国宪法,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共产党合作,参政议政,作民主监督,而非「轮流坐庄」。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既是国家领土一部份,当然也是由共产党执政,其他政党都是参政党,而并非西方那种通过选举夺权执政的政党。

  3. 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一部份,特区政府不论怎样说,都只是个地方政府;因而特区内的政党,大不了只可能是在特区活动的地方政党,不是一般主权国家政党。

  针对第一点,可以说形势的发展已经超过了邓小平最初的想像。一些自称为政党的政治组织,不但从九四年港同盟与汇点合并建立民主党开始,已经出现,之后又有自由党,最近再出现了公民党;而爱国阵营中的民建联,名字上虽然没有「党」,但也经常以政党自居,甚至也曾公开说过要「执政」之类的话。政党在香港已经存在,并且运作多年,已经是既成的事实,改变不了。之所以如此,因为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实行的是参照西方的民主方式,没有政党很难运作,政客为了有利参选,很自然便联群结党,利用政党的集体资源和机器。现在慢慢大家都明白到,政党并非洪水猛兽,而且更躲避不了,因此很少人再质疑政党存在的合理——因为存在本身就是合理——只剩下政党如何发展等技术性问题而已。

  执政党、执政联盟等说法开始有市场

  至于第二点,也是从「一国」的观点,一厢情愿的看法。因为香港是实行「两制」,即是资本主义,亦即西方那一制,而西方则从来都没有什么「参政党」这回事。「参政党」是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建制,硬搬来香港,先不要上纲上领的说是否有违「一国两制」,而事实上就是行不通。或云,「一国两制」既是前无古人,我们大可创造性的设计特别行政区内运作的参政党,亦即现在的情况,只可能在立法机关中扰攘,而永远不可能掌权的政党。实践证明,现时的制度产生了过去八年的只会弹不会唱、专职在鸡蛋里挑骨头、专门反对特区政府任何施政的反对派。因为他们除此之外,无所作为,而且更因为掌权无望,毋须为自己的主张负责任;骂政府、抢资源、反加任何税费、哗众取宠,成了没有成本、但效益甚大的作为,弄到民粹主义高涨,行政机关为立法机关制肘,寸步难行。在尝尽了这种有权无责的香港特有「参政党」苦头之后,执政党、执政联盟等说法才慢慢有市场。

  因此,唯一较为有说服力的,大概只有「地方政党」这一说。不过放眼望去,西方也少有地方政党的。真要找的话,北爱尔兰共和军可能最接近地方政党,因为这一政党只管北爱事务,但它之所以不管英国其他地区的问题,是它要分离独立,开始时更是武装恐怖份子组织,最近才完全放下武器,作议会斗争。香港一些反对派,地方本位主义泛滥,巴不得与中央维持你不管我,我也不管你的疏离关系,在没有公开独立地搞其独立政府实体,只做香港的地区政党,只争取在香港执政。另一方面,不是抱地方本位主义,甚至分离主义的话,任何地方政党很快便会向全国蔓延,最后成为全国性政党,因为在一个主权国家之内,进占中央政府,才是争取和保障地方利益的最佳方法。
  我们不难想像,他日台湾和平统一,民进党可能乐于只做地方政党,但国民党等泛蓝政党,无不想于全国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他们于内地或许甘于做参政党,但在台湾岛内,在「一国两制」之下,它们不单只从来都是西方式的政党,而且已经有政党掌权执政和政党轮替,轮流坐庄的传统了。但是话虽如此,另一方面,一旦台湾的民进党和香港的民主党公民党等,都来搞局,一反常态地一起在大陆发展,中央又如何对待呢?

  “一国两制”下的政党问题不简单

  说了这许多,只想说明一点,「一国两制」底下的政党问题,并非那么简单,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三招两式就能轻易解决。香港的反对派想把它简单化,把西方主权国家那一套,硬塞在香港这地方政府当中,而从中央到香港的特区政府和爱国人士,都没有挑穿香港并非主权国家,只是地方政府,因而硬套主权国家政制模式是文不对题。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央自《基本法》草委会、谘委会的讨论开始,从来以西方的主权国家政制作参考,而这一取向,到今天的策发会政制讨论,依然摆脱不了。建制既然如此,反对派当然乐得钻这空子。

  再深层一点的解释为何如此,则因为「一国两制」是前所未有,既是地方政府,又要比联邦制的州政府更高度自治,我们从开始到今天都没有足够智慧去原创性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能畅顺运作的政制模式,只有从主权国家的模式复制。最近有关香港政制发展的讨论,开始迫使从中央到香港特区都要直面这个问题,并作深入的探讨,我相信「地方政党」这思路是值得投入精力探索的方向。

  循这方向,地方政党在「一国两制」之下作局部性的地区执政,不是一个不能想像的选项,也没有违反共产党领导的规定。事实上,要是明天台湾愿意谈和平统一,这个问题就在眼前,因为台胞早就这样做了,你能改变吗?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内不但要有政党,而且发展下去,也几乎无可避免会在某一阶段出现某种方式存在的执政党。

  我们再幻想一下,明年如田北俊当选特首,法律规定他一定要脱离自由党,但他跟自由党的关系千丝万缕,问责官员大部份都是自由党人,到时不管你如何称呼它,反正横看竖看,自由党就是执政联盟的核心,也就是事实上的执政党,这就是香港的政治现实,不能逃避。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特首有无政党背景都一样

  一个有政党背景的特首和没有政党背景的特首,分别在于起码理论上,前者只听命中央和市民,而后者则有三个婆婆要服侍,使形势更加复杂。而政党对特首的影响,是贴身和有系统的,有可能凌驾中央和市民的意愿,损害两者的利益。不过我们要清楚这一点,在实际的运作中,有政党背景的特首和没有政党背景的特首在绝大部份情况下,这方面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在西方政制中,任何政客掌了权之后,都是自由自主地运作,不但不管政党,连自己竞选时的政纲,都经常抛诸脑后。也唯有这样,反共起家的尼克松才能与中国修好、克林顿有些政策也很共和党。要竞选的政客,从来最关心的是当前民意。西方有一个说法:「所有政治都是地区性的。」(all politics are local) ,因此如果地区民意强烈朝东,中央很难要特首明显往西走的,有没有政党在中间,分别不大。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董建华对法轮功的表态,从始到终都是十分暧昧模糊的,而董建华从来都没有政党背景,而起码在反对派的眼中,他是最听命中央的。当时董建华感觉到香港有一股他不可忽视的民意认为这是宗教自由问题,他的态度就不可能与中央完全一致。董建华尚且如此,余不足论了。

  香港不会出现一党独大的情形

  香港的立法会选举,直选席位全部采分区比例代表制,这设计注定了不会出现一党独大,也不会朝英语国家的两党制发展,而是一个众党林立的局面,因而绝少有机会一党能有效执政。特首如有政党关系,便会出现联合政府,没有的话,便出现执政联盟;名称虽有不同,实际运作无异。因此,特首是否政党成员,与香港特区政府能否有效管治没有必然的关系,目前香港在特首与政党没有直属关系,执政联盟运作不顺畅,这基本上是政治技巧问题,并非政制问题;政制改变了,特首的政治技巧如果仍然笨拙,联合政府同样是可以运作不顺畅的,欧洲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政治技巧既是个人问题,但更多是传统问题,亦即需要经验累积。香港回归才几年,经验不足,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加摸索,便焦躁地要修改、抛弃,也未必是最好的做法。

  特首是否与政党有关的问题值得讨论但毫无迫切性

  无论如何,特首是否与政党有关这问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毫无迫切性。反对派如果真的如他们所声称,急切要推行全民直选,逻辑的步骤应该首先由特区政府交出一张路线图,再从路线图中计算一下各有关配套等要多长时间到位,与中央一起弄个时间表。在这方面,曾荫权已经再三承诺,他会于明年卸任本届特首之前,提交一份政制发展的路线图;一旦有了直选的确切进程表,政党化才真正有意义;而只有政党化进展至某一程度,才能谈与特首的关系,以及执政的各种有关问题。如今香港的政党党员最初的是民建联,也只不过是五千多人,其他政党党员,全部是三位数字。根据民意调查,港人投票选政客多于选政党,政党效应不彰。

  公民党刚成立,便自命执政党,并且力推特首要有政党从属,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更有趣的是亲建制的自由党也与之唱和,这更显示出,特首与政党关系这问题,根本不是迫切的问题,也不是市民关心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两党的党魁有意参选,为其本人和本党度身订造的议题,其司马昭之心,最清楚不过。这两个政党有此诉求,我们未必同意,但可以理解,但「物有本末,事有终此,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香港市民没有必要听它们的指挥棒,而乱了自己应走的步伐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