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评数据

中评数据:李家超提释法 民意认同

2022-12-07 00:12:38
图1 近期香港社交媒体对黎智英聘请海外律师辩护国安案件的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 香港社交媒体对黎智英违反国安法案件声量、关注度及负面情绪月均值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黎智英拟聘请海外律师为其违反国安法一案辩护,香港律政司与法院几番交锋于终审法院上诉失败后,11月28日特首李家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释法,以厘清国安法相关案件是否容许外籍律师参与的问题。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分析香港社交媒体观点数据得出结论:黎智英案“海外律师风波”并未引发太猛烈的舆论风波,根本原因在于,当前香港主流民意已经普遍认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释法形式解决相关争议,香港社会也透过这一案例再次认识到国家主权、安全以及中央全面管治权的超然性,维护国家安全不容任何漏洞存在。

  今年10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黎方聘请海外律师Tim Owens为其违反国安法相关案件辩护,律政司表达反对。高等法院11月9日上诉庭驳回律政司上诉后,律政司15日向终审法院提出上诉,11月21日香港终审法院驳回律政司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如图1所示,之前律政司与司法机构之间多个回合的法律攻防,由于涉及到较为复杂专业的法律问题,当时并未在香港舆论场掀起太大波澜,直到11月28日特首李家超宣布已向中央递交报告请求人大释法,事件关注度才大幅上升。

  如图2所示,回顾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有关黎智英违反国安法案件的“时间轴”,可以清楚发现近期由“外籍律师风波”所引发的释法议题,虽然声量有明显上升,并在11月时反弹至黎智英案初期水平,但无论是关注度、还是网民的负面情绪,都并未随之反弹。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近期律师、释法议题的主要讨论者仍陷于法律界和部分政界人士,并未获得该群体以外圈层太大响应,二是由于香港整体舆论氛围的由乱到治,各种涉及国安议题的“硬对抗”、“软对抗”和“暗对抗”风险已经得到全面管控,尽管黎智英案因海外律师问题产生一些辩论,但并未演变为泛政治化的对立和情绪性抵制。

  同理,“人大释法”议题也从过去屡屡刺激香港舆情的敏感点,逐渐变为现在香港主流民意坦然面对、接纳的常态。如图3所示,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宣誓风波”释法后香港高等法院据此取消罗冠聪等4名乱港分子的立法会议员资格,此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通过“一地两检”决定、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起草通过国安法以及2020年取消4名立法会议员资格,乱港势力都藉机煽动香港民意抵制,但到了此次人大拟就黎智英案海外律师问题释法的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的负面情绪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见,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常态性,已经在香港社会深入人心。

  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香港社交媒体多数民意对黎智英案产生了一种“既认同全国人大释法、也认同本地法院判决”的倾向(如图4)。有观点认为法院基于香港普通法判例支持本无可厚非,但特首提请全国人大释法厘清争议也是无可置疑,还有观点认为,香港法院未能领会国安法在香港普通法之上的超然地位,亦未能认识到国安案件的敏感性与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由全国人大掌握“最终解释权”一锤定音亦是应有之义。总的来看,虽然香港民意对本地法院判决的意义还有争论,但对全国人大释法处理争议具有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就黎智英“外籍律师风波”提请人大释法的缘起,是中央政府依照香港国安法向李家超发出公函,要求他就特区政府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包括国安委工作等情况提交报告。“中央发函要求特首报告国安工作”这一互动形式是香港国安法生效以来首次向外界公开。如图5所示,香港社交媒体对国安议题的关注度、负面情绪当前已经稳定在低位,说明香港舆论也适应了国安法生效后中央全面履行涉港国家安全领域管治权的“新常态”。另如图6所示,香港社交媒体对于“一国两制”与香港法治的信心指数,亦得益于国安法的推出与落实,逐渐稳步回升至乐观区间。
    
  中评智库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安法相关问题释法是应有之义,特区政府主动提请释法并向中央报告维护国安工作也是高度负责的作为,相信经过人大释法后,香港司法机构终将完整、全面、准确依法审理黎智英案。香港已经不再是外部和乱港势力轻易煽风点火、翻云覆雨的地盘,中央依法治港的常态化,有利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有助于维护香港司法独立,这一点香港市民比谁都看得清楚!

 (记者:何诚;分析师:舒晓叶;工程师:连港东;研究员:宋漾心)
图3 2016年至今香港社交媒体针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涉港立法、释法、决定的负面情绪比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香港社交媒体对黎智英聘请海外律师辩护国安案件的法院判决结果及对特区政府提请人大释法的观点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5 “修例风波”以来至今香港社交媒体涉国安议题关注度及负面情绪月均值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6 2017至今香港社交媒体“一国两制”及香港法治信心指数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