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专区

中评关注:台专家赴漳分享乡村振兴经验

2019-06-19 00:17:03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中兴大学应用经济学系教授、中华乡村发展学会理事长黄炳文(中评社 海涵摄)
台东大学文化资源与休闲产业系教授、台东大学原代理校长施孟隆(中评社 海涵摄)
屏东科技大学农企业管理系教授、推广教育处长彭克仲(中评社 海涵摄)
在漳就业台青、福建璞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昆范(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漳州6月19日电(记者 海涵)18日上午,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漳州)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漳州召开。研讨会上,中兴大学应用经济学系教授、中华乡村发展学会理事长黄炳文,台东大学文化资源与休闲产业系教授、台东大学原代理校长施孟隆,屏东科技大学农企业管理系教授、推广教育处长彭克仲,在漳就业台青、福建璞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昆范,四位来自台湾的专家分享了台湾的乡村振兴经验。

  本次研讨会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台港澳办、漳州市农业农村局、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承办,台中市村里长联合总会协办。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将现场考察漳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并就漳台两地农业合作、基层农业组织交流等方面进行实地对接。

  黄炳文谈到了台湾实例——苗栗八甲乡村地区的茶产业跨域整合。苗栗八甲乡村地区以茶产业链为基础,结合产官学研,推动猫狸红品牌营销,扩大与苗栗产茶的头屋、头份、三湾、狮潭及苗栗等5地区农会合作,推动茶菁契作,妥善产业分工,达到产业复苏目标,推动八甲茶区永续发展愿景——友善经营之文化休闲茶园。

  他认为,乡村振兴首重乡村亮点产业的发掘,及建立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机制。农业是乡村的核心产业,亟需优先活化—迈向三产融合,其中跨域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包括产业跨地区的发展(发挥规模经济 )、跨不同产业的发展(扩展范畴经济)、跨不同政府部门(凸显行政效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策略,需与乡村产业深度结合。更要进一步推展全局深度旅游,更要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三要素:吸引力、小区居民参与、服务质量创新。

  施孟隆以苗栗县三义乡卓也小屋案例,首先介绍了卓也小屋的发展历程——卓也小屋结合在地人、文、地、产、景等特色,导入产业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等文创元素,建构文创导入休闲农业之经营之架构,包括农舍、农产、农资等基石。在农产方面,透过文创元素之导入,进行加工、贩卖及设计体验活动,营造产业美学;在农资方面,导入文创元素,设计DIY活动、展馆及教育传承,描绘生活美学;农舍方面,藉由创新设计元素,创造环境美学,满足游客住的体验需求。藉由“青出于蓝-产业的转换与升级”发展出“文化休闲-农业精致创意”,成为多元而触动人心的文创商品,提升商品价值,迈向“6级产业”。文化造村呈现“多维度的有机生态村”,在地传统产业蜕变成农村创意生活产业,以“生活模式”为商品创造“唯一、独特”的体验与感动,达到人、地、产之“互利”、“共生”、“共荣”境界之经营理念。再者,卓也小屋链接在地价值,加入创新元素,活动常态举办,发展特色商品,鼓励小区参与等策略,创造实践三生农业之园区,让游客享受农家田园乐(品尝在地物产的真、感受到农村人的善、欣赏农村的美),使该产业永续经营,并能传承,创造休闲农业新生命。

  他认为,要透过文创导入休闲农业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丰富生活;要强化农村美化景观,改善生态;要强化农业营销与生产基础。“将来的农村愿景应该是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

  彭克仲分享了台湾农产品产销价值链体系的建构与营造模式。他以屏东恒春半岛洋葱的产销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洋葱的产销价值链体系建构与营运模式。屏东恒春半岛在每年秋冬之际,落山风盛行时,便是洋葱种植的季节。2013-2017年间,屏东县洋葱产量平均约2万8千公吨,2017年产量更占全台第一,超过五成(54.58%),这显示恒春半岛之气候适合洋葱的生产,对该地区之洋葱产业价值链及营运模式有重要程度的发展及应用。但是,由于产季重叠、盘商操纵、品牌识别度低,导致屏东恒春半岛洋葱生产过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屏东县采取了创造效用措施,包括:六次级化产业链、价值链和循环经济供应链。

  他说,当前,屏东县的洋葱实施洋葱分级包装措施,洋葱采收后需经自动选别机分成大、中、小三种等级,再透过人力包装。恒春农会开放农民登记冷藏仓储,冷藏仓储可让洋葱保存期拉长3─4个月左右。恒春镇农会还整合了枋山乡农会及车城地区农会联合注册“落山风”洋葱之产地商标,建立恒春洋葱的品牌识别度。为了解决恒春半岛洋葱生产过剩与滞销的问题,恒春镇农会透过屏科大农业推广委员会的引荐与本校食品系谢宝全教授团队研发洋葱酱油。一罐330ml的酱油需要使用5公斤的洋葱,洋葱是恒春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发洋葱酱油,除了建立品牌,还可以处理占比约两成的洋葱格外品。榨汁后的洋葱渣可制成拌面酱所需之原料成分,使整颗洋葱丝毫不浪费。

  最后,彭克仲还介绍了屏东县洋葱的商业模式,包括营运模式架构图和洋葱酱油营运模式。

  林昆范以台湾大溪木艺小镇为例,分享了特色小镇的产业复兴经验。他介绍说,台湾桃园市的大溪,位于大汉溪上游,早期为凯达格兰族与泰雅族的生活场域,坐拥充足农业水源、茂密林业、丰富矿产等天然资源。清朝中叶开始,随着陆续的产业开发,樟脑产业兴盛、平原物产丰饶及矿产开发,街区发展逐渐成形,繁荣兴盛。之后随着时代演进,稻米、樟脑、茶叶、煤矿、河运之渐渐消失,目前大溪老街的经济主轴以木器工艺、豆干加工,以及因应历史保存运动及宗教民俗活动所衍生之文化服务及休闲旅游为主,虽然近年来到台湾的境外观光客逐年增加,但是到大溪旅游的人数并未有明显增长,消费型态与文化内涵等服务内容亦尚待转型与提升。

  他说,在大溪地的产业复兴过程中,通过对大溪的文献探讨、资源盘点、实地调研等前置作业,建立了内部认同度与外部认知度均佳的品牌识别系统,并以此导入后续发展的媒体宣传、环境导视与文创商品的规划与设计等,以期有效凝聚大溪的地方形象,提升大溪的生活质量与观光价值。凝聚特质,不但是品牌构建的首要工作,也是所有个人、企业、地方与国家,发展竞争力的永续课题;然而,过去以具体物质创造品牌的有形特质,现代则是藉由品牌运营,进行无形的商品开发与营销推广。目前许多尚未妥善开发,富含历史人文或自然景观的城镇,若能适当导入品牌构建与文化创意等多元思维,定能与时俱进,创造出“以文化深化创意,以创意丰富产业,以产业促进文化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进而打造兼具文化力与经济力的宜居城镇。大溪地的产业复兴的三部曲为品牌构建、策展宣传、文创设计,通过桃园大溪的山林、河川、街屋和木艺等四大特质,以地方再生与品牌再造的角度,重新诠释大溪印象,并且与文旅产业适切连结,建立兼具文化底蕴与经济价值的木艺城镇。当前,大溪地荣获2018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的肯定,也以文化品牌的运作模式,重新找回数百年前木艺工匠的荣光。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