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汇聚

中评论坛:习近平讲话回答时代之问

2024-04-18 00:13:12
与会者合影(中评社 卢哲摄)
4月17日上午中评智库基金会在香港总部举办思想者论坛(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高级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高级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编辑委员束沐(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林艳(中评社图片)
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郭至君(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中评社报导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4月17日上午,中评智库基金会在香港总部举办思想者论坛,重点围绕“习近平‘习马会’重要涉台论述解读”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深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涵与影响。

  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当前两岸关系处在最麻烦、国际社会处在最危险的特殊时期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习马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重大意义,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完全统一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更高的思想境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表明了对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与耐心,并且清晰地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最终选择,归根结底,就是坚定不动摇地走和平与发展的大道,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决心有能力实现两岸统一与伟大复兴。

  此次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主持;评论员有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高级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高级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郭至君,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林艳,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编辑委员束沐。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在开场白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下午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并发表了涉及两岸关系重要的讲话。这次的讲话背景正处在两个特殊时期,一是两岸关系处在最麻烦的时期,二是国际社会处在最危险的时期,共同的特点就是面临或者陷入了战争的危机,难于自拔,两岸和平或世界和平或将毁于一旦。两岸怎么办?世界怎么办?就成了时代之问。对于这样的时代之问,有能力、有实力进行回答的国际政治领袖在全世界堪为凤毛麟角。两岸以及全球的目光都落在了习近平身上。习近平的讲话,清晰地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最终选择,归根结底,就是坚定不动摇地走和平与发展的大道,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决心有能力实现两岸统一与伟大复兴。这是对时代之问的习近平之答!中评智库基金会与中国评论通讯社长期坚持传播、学习、研究习近平的涉及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的论述,对于习近平今次的讲话,我们已经采访了两岸乃至美国近百位专家学者、政党及各界人士,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在舆论场上,蔚为壮观,独此一家。作为站在思想者肩膀上的中评的专家学者,我相信大家的观点也一定会非常精彩。

  郭伟峰认为,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全面深入、高瞻远瞩地阐述了“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完全统一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向两岸中国人发出的时代召唤!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也必须是两岸同胞的信念!过历史的脉络,应该感受得到,从民族意识的觉醒,到民族意识的形成,又到民族意识的转变,再到民族意识的提升,中国一路走来,坎坷不易。现在到了民族意识创新,并进入了新时代民族意识需着力推动民族复兴的时代。习近平及时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与历史节点。习近平在今次讲话中关注的历史节点,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超越现状,面向未来,在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两岸中国人发出的一次时代召唤!

  郭伟峰指出,在“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论中,习近平阐述的四个坚定,夯实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的思想支柱。习近平在讲话中承诺让全体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同时,重点承诺要让台湾同胞过上好日子,承诺会同台湾同胞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共享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成果。这是习近平“两岸一家亲”理念的再次彰显。“两岸一家亲”理念是对台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指引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关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阐述,也是习近平的创新论断,是习近平多年前首次提出的一种治国理政思维理念。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也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完全是在新的时代、新的高度、新的内涵中创新构建的思想体系,把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中国人民的理想、目标与追求,习近平承担历史重任之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提出了大量的新观点,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的讲话,是一次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寄语青年的重要涉台论述,内涵非常丰富,至少有五个特点:一是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用四个“坚定”完整论述了中华民族与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二是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论述了两岸同胞的共性和两岸关系的性质;三是寄语青年,面向未来;四是以台湾同胞福祉为念,向台湾同胞表达深情厚意与庄重承诺;五是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保持警惕。

  罗祥喜说,在国际局势那么纷乱动荡、台海形势如此复杂严峻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如此冷静平和、如此有温度的涉台论述,既反映了习近平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向台湾同胞表达了深深的情意,表明中国大陆的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政策不变,也对国际社会再次表达中国的原则立场,即台湾问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内政,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习近平重要讲话,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评智库基金会副执行长、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总编辑陈耀桂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发表的讲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台政策讲话,讲话注重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论述两岸关系,这是新形势下大陆对台工作论述的一个新变化,蕴含新的政治讯息;讲话强调中华民族,将进一步促动两岸各方面的交流对话;讲话充分展现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自信与耐心;讲话充分说明大陆希望以最符合中国整个国家利益的方式,包括两岸中国人利益的方式来实现统一,不想看到中国人骨肉相残,那不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

  陈耀桂认为,“习马二会”及习近平讲话释出很多重要政治讯息。其中,传递给台湾方面的是,大陆坚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谈;反之,若仍然坚持不接受“九二共识”,双方将无法对话,僵局将难以打破。台海稳定是台湾绝大多数人的关心、利益所在。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希望两岸以对话替代对抗,多数民意肯定马英九访陆及“习马二会”举行,认为有缓和敌意及追求和平的政治作用。传递给美国及其他外部势力的讯息是,“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两岸自己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绝不让步。台湾问题是美国为战略性打压中国而制造的一个筹码,中国一直坚持理性、冷静处理。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不确定、不稳定”,是中美关系中最大、最危险的问题。

  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编辑委员束沐认为,北京“习马会”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丰富两岸关系与国家统一理论,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两岸关系发展和对台工作的一些理论困惑和认识问题,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积累的历史规律和历史智慧中寻求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和方案。习总书记北京“习马会”上的四点意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国家统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框架之下,深入思考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之间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的脉络之下,深入思考两岸各领域、各阶层、各界别交流交往、交融交心的方法论与路线图;从“大一统”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视域之下,思考两岸关系现状以及统一后“两制台湾方案”。

  束沐指出,在赖清德即将开始四年任期背景下,北京“习马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对两岸关系、对台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只要民进党当局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承诺不分裂国家,两岸有望逐步恢复良性互动;在“两岸一家人”认同基础上,大陆与岛内各党派、各阶层人士交往都不存在任何障碍,怀有最大善意;“文化台独”是对台湾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威胁;充分利用“闽台亲上亲”的得天独厚优势与资源,以“厦金(福马)共同体”建设为牵引,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新加坡习马会和北京习马会现场报导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林艳表示,在当前台海局势严峻复杂、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背景下举行习马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第一,历史意义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视角下的两岸观,清晰指出了两岸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目标和方法。她认为,中华民族视角下的两岸观,超越了过去两岸关系“国”“府”之论的范式,以新的高度带来了新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从中华民族视角看两岸,一是有利于看清民族复兴大进程中的台湾角色、台湾方位;二是有利于最大程度争取台湾人心,“中华民族论”无疑是极富感召力的最大同心圆;三是有利于增进对解决两岸关系问题的战略定力,对两岸的最终统一既要有历史信心,也要有历史耐心,一定要站在对民族负责的高度努力寻求最佳路径。

  第二,现实意义突出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前台海局势把脉定调,指明了破局前行的正确方向。林艳认为,习总书记讲话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一是表明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和决心没有改变,有力回击了所谓“大陆武力统一”的炒作言论;二是为正确处理两岸关系拓展了政治基础,为两岸政治话语对接拓展了新的空间,也最大程度地展示了大陆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三是再次强调了交流交融的重要性,向台湾民众表达了两岸要互动交流的善意,更首次提出了“交融”的新境界。

  第三,长远意义深刻蕴含于习近平总书记借首次会见台湾青年之机,对岛内青年进行喊话,绘就两岸青年共同未来的愿景。林艳表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回答了台湾青年之于中华民族与两岸关系的一系列问题,指明了民族复兴进程中青年群体的重要性;对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希望和寄语,指明了未来两岸青年之间应当构筑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也点出了要防止两岸长期分离状态对同胞之情的代际传承产生影响;最后也对台湾青年发出了欢迎信和邀请函,对台湾青年投入两岸融合发展的大进程发出了感召、释放了红利。

  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国评论通讯社助理总编辑郭至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上提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包含在他所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当中,在当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情况下,这不仅是在向台湾民众,也是在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华民族坚守和平发展方向与道路的明确信号。提炼这两个概念的核心内涵,会发现之中有相通的部分,那就是都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如若按照家、国、民族、人类这样的从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来排列的话,则可以解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无论是岛内分裂势力、外部干涉势力还是各方一些悲观声音都认为,两岸和平统一已经渐行渐远,甚至还划出了所谓“武力解决”的时间点。这是因为,由于民进党在岛内执政多年,两岸和平发展确实受到一些干扰,但大陆方面一直有着坚定的信念,坚信两岸关系的时、势、义在我们一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在我们手上。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条件,无论哪一党在岛内执政,我们都会大力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所以,只要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历次涉台讲话,都不难发现,和平统一的答案始终贯穿其中,从未改变。

  郭至君认为,虽然二战已结束七十余年,但看看当今的国际地缘政治则会发现,美国的理论与措施已力不从心,二战后的国际安全理论完全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在安全上互不信任、互为威胁,处在一种复杂的安全困境里无法挣脱,台海局势、东北亚地区安全对抗、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等等,无一不提醒我们思考在当今世界兵凶战危的境况下,我们有没有“解套”的方案?答案其实已经存在,就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习总书记选择在此时这样表述,证明中华民族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里担当先锋作用和追求和平的示范作用。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信心率先实践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的话不仅对两岸的和平发展,也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有重大贡献和启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重构世界和平的最重要、最具智慧、格局最高的方案,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必定是全球稳定与和平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力量。

  此次思想者论坛更多精彩观点内容将陆续在中评网、《中国评论》月刊上发表。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