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

王英津:台湾应顺乎大势 响应大陆协商呼吁

2022-12-17 00:15:38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张爽)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王英津12月16日在出席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中共二十大对台方略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台湾应顺乎历史大势、响应大陆的协商呼吁。其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中共二十大报告重申,中国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致力于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昭示:大陆希望台湾同胞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审时度势、顺应历史,主动与大陆展开协商谈判,并在此基础上化解政治分歧、实现两岸统一。

  回观历史,自1979年1月1日以来,大陆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出现过三波呼吁两岸协商谈判的“小高峰”。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邓小平发表《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为标志,大陆多次主张国共两党通过协商谈判完成两岸统一,并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以中共十四大报告和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为标志,大陆多次主张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双方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三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大陆多次主张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推进政治谈判。

  时至当下,两岸统一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阶段。截至目前,和平统一仍是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平统一方式就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统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出任大陆领导人后,最早提及这一问题是在2013年10月6日于印尼巴厘岛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他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已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自此之后,大陆领导人虽然也会提及相关主张,但只是偶尔为之。直至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郑重提出:“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所谓政治谈判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由两岸官方正式授权的代表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关于两岸统一问题的谈判。依此定义看,目前并不具备两岸展开政治谈判的条件,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呢?答案是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也正因如此,“1·2”讲话专门对相关表述做了技术处理,将政治谈判和民主协商区分开来表述,分为两段话:前半段——“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是针对政治谈判而言的;后半段——“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是针对民主协商而言的。诚心而论,“1·2”讲话中的这一有意区分并不明显,没有起到预期效果,仍有很多人将两者相混同。鉴于此,2019年3月2日,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郭卫民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特意对协商谈判和民主协商作了区分,并将民主协商作为两岸协商谈判的前期基础。这一区分无疑会使得两岸协商谈判更具可操作性。

  2022年8月10日,大陆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指出:“两岸协商谈判可以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这是从实施策略上对两岸协商谈判作进一步阐释和发展。所谓“有步骤、分阶段”,是指坚持先易后难、先民间后官方、先事务性后政治性、先低敏感后高敏感的思路,将那些两岸政治协商中难以解决的根本性分歧放到最后阶段,在此之前先协商一般性问题。所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是指既可以采用正式的,也可以采用非正式的商谈形式;既可以采用民间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官方、半官方的形式。至于协商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双方愿意展开平等协商,总可以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关于民主协商的主体,中共二十大报告在“1·2”讲话所提出的“各政党、各界别推举的代表性人士”的基础上,增加了“各阶层人士”,这与中共十八大以来大陆一直重视关照岛内“三中一青”和“一代一线”的对台政策一脉相承。这是对两岸民主协商主体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增强两岸民主协商的可操作性。由于台湾社会内部在统一问题上一时难以形成共识,大陆只能坚持“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协商思路,可以先由大陆的政党、社会团体或个人,与台湾认同一个中国、支持两岸统一的相应主体分别进行民主协商,达成初步共识,为将来展开更高层次、达成更广泛共识的协商不断累积基础和创造条件。这或许是一个推动两岸迈向政治谈判的务实路径。既然要开展民主协商,就必须聚焦于相关争议问题,这也势必会出现讨价还价式的交锋和攻防。依此而言,当下盛行的交流参访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协商,因为民主协商要求双方坦率抛出价值、提出诉求、展示观点,敢于暴露分歧、直面分歧、化解分歧,否则就没有意义。

  大陆在为推进两岸民主协商作策略准备的同时,也强调协商谈判的原则、基础和条件,那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没有一个中国原则作基础,两岸协商无从谈起。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两岸为什么要协商、协商什么、解决什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目前中国的分裂是一个中国内部的分裂,未来的中国统一不是领土和主权的再造,而是在结束政治对立的基础上实现两个政权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两岸统一与东西德、南北朝鲜、南北越等“分裂国家”的统一有着本质不同。对于蔡英文当局不设前提的对等协商,大陆不会接受。

  今时不同往日,台湾方面不能一直回避两岸民主协商问题。现在大陆对于协商的呼吁与以前具有实质性不同:过去的呼吁更多意在表达大陆和平统一的意愿和方式,而现在的呼吁是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之行动的组成部分。台湾方面应高度重视大陆关于两岸民主协商的政策主张,不要把大陆的和平统一喊话当成“耳旁风”。如果协商呼吁得不到台湾方面的积极回应,白白地让两岸和平商谈的机会流失殆尽,最终变成大陆单方面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那将是台湾民众与中华民族的悲剧。

  诚然,目前的国际环境非常不利于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尤其美国、日本不愿意看到两岸有任何形式、任何名义下的协商谈判,但我们要认识到,两岸统一是“中国自家人的事”,命运始终掌握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手里。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