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地铁禁止外放” 促进提升社会文明意识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日前发布,将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乘坐地铁时最讨厌别人的什么行为?恐怕不少人的首要答案是手机声音外放;地铁文明乘车规则的建立,正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有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标准,就能够引导市民共同遵守,促进社会文明意识的提升,让文明出行伴随大家。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全国统一标准约束“地铁陋习”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从2020年4月1日开始施行。这一《办法》明确禁止乘客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行为,如警铃鸣响时强行上下车、扒门等;同时也对乘客7类影响地铁秩序的行为进行约束,包括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在地铁列车内饮食等。   影响地铁安全的违法行为不必多说,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除此之外,说到在地铁车厢内最不能接受的行为,吃东西和外放声音应当能排 …【详细】

禁止外放声音给权利划边界

  8月20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将对乘客应遵守的文明乘车秩序相关内容进行增补。此次修改增加了不得在列车内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的规定。此前,北京、兰州也出台了类似规定。   面对一些人在地铁上外放声音听音乐行为,多数乘客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与争执,选择了默默忍受;部分乘客则因为劝阻、制止外放声音听音乐,而与当事人发生争执与 …【详细】

“乘地铁不外放声音”是一种公共文明素质

  近日,云南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将对乘客应遵守的文明乘车秩序相关内容进行增补,对不宜独自乘车的群体进行明确。此次修改增加了不得在列车内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的规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地铁让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在一个“流动的中国”,熙熙攘攘的地铁,见证了许多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地铁的高速、准时,给老百姓带来了比公交车更好的 …【详细】

城市轨道交通新规的民生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发布。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包括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得外放声音,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等。   突飞猛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让人们出行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出行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一些 …【详细】

“地铁禁止外放”守住文明底线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据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日前发布,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少数乘客坐地铁时,因外放声音过大、吃东西、扒车门等,干扰到其他乘客,频频引发乘客之间的矛盾冲突,诱发地铁安全问题, …【详细】

保障“不被打扰”也是文明指标

  乘坐地铁时你最讨厌别人的什么行为?恐怕不少人的首要答案是手机声音外放。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明年4月1日起,以“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为代表的一系列不文明行为都将受到严格管理,不听劝阻影响他人的乘客将登上“黑名单”。   以法规禁声,看似小题大做,实则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拿地铁追剧来说,一个人外放,一群人抓狂,但碍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大多 …【详细】

公共场所就应该对“高音外放”说不

  “昆明拟规定乘坐地铁时使用电子设备不能外放声音。”24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此前发布的《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中的一条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地铁内乘客不顾周围乘客感受,大声外放音乐、视频等已经成了新的“地铁不文明行为”,“希望昆明正式出台这一规定的话,能将这条规定落到实处。”   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聊天,甚至是用手机外放听歌、看视频,像这样的事情,又何止 …【详细】

“地铁禁食”法规 能否让公共出行更文明

  今后人们出行需注意啦!在地铁内进食、外放电子设备声音等行为都是被禁止的。这是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   该法规甫一推出即受到舆论广泛关注,有媒体甚至喻其为“地铁禁食令”。其实,这应是国家层面对地铁等城市轨道客运组织的综合性管理办法,其中还包括地铁车站应设卫生间、开辟母婴室、设置自动取款机等便民服务设备。但由于地铁禁食及外放音乐等涉及对个人行 …【详细】

用硬规矩守住地铁文明底线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记者10月2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日前发布,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内地共有24个省份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71条。不过,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轨 …【详细】

涵养“地铁文明”要“管”更要“引”

  正在乘坐地铁,旁边飘来麻辣烫、鸡蛋饼、肉包子等食物的味道,你能“Hold”住吗?记者10月2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日前发布,对乘客在地铁内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了“乘客行为黑名单”。《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一 …【详细】

要让“地铁禁令”长出“牙齿”

  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发布。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包括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得外放声音,不得骑行平衡车、电动车、自行车,不得使用滑板、溜冰鞋等。   城市地铁大发展的时间幷不长,可以说,地铁还是一个新空间、新形态,与之相适应的新规范、新 …【详细】

文明搭乘地铁,始于规范终于自觉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都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日前发布,将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内地共有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约212.8亿人次。当地铁成为这些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内乘客的行为自然也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

城轨出台国家新规 文明就在你行我效中

  在地铁里吃东西、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车门关闭后扒门……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规定,2020年4月1日后,以上行为将被“拉黑”,曾困扰人们出行的不文明行为,将得到有效治理。   从国家层面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乘车行为,幷非首次。2018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就曾明确禁止包含“拦截列车”“强行上下车”在内的9类危害或可能危害城轨运营安全的行为。和近 …【详细】

希望声音不外放成为乘客的自觉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行为都会登上“乘客行为黑名单”。《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对乘客行为进行规范。   目前,地铁建设的热潮席卷全国,地铁乘客人数急剧增长。因此,规范有序的乘车环境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但“手机不许外放”这一 …【详细】

换位思考,向地铁不文明行为说不

  在乘客行为规范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此外还规定了7类约束性行为。   十类禁止性的行为比较好理解,像拦截列车、扒车门这一类,一般人都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可不要以为危险了就没人干,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危不危险,照样屡有发生,拦截高铁也不是没人做过。   一些约束性行为就有争议了,比如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