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给失信者自新之路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随着失信惩戒范围越来越广,闯红灯、逃票等等行为被纳入失信范围之中,征信体系对失信者的惩戒功效越来越强;在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之后,失信者可以通过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消除失信记录,这不只是给失信者留出弥补空间,让失信者享有消除失信污点的机会,也是在鼓励失信者改过自新,从而推进诚信建设。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对诚信者“无事不扰” 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在7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情况,幷答记者问。   “通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利于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成本,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失信行为,会采取十分严厉的惩戒 …【详细】

信用修复不是简单的“洗白记录”和“退出惩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1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信用修复不是简单的“洗白记录”,也不是简单的“退出惩戒”,而是有前提、有程序、有限度的失信整改过程。   连维良指出,信用修复指的是失信主体在彻底纠正失信行为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在接受诚信教育主动做出守信承诺幷按规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退出“黑名单”幷相应解除失信联合惩戒,依法依规缩短或结束失信信息公示, …【详细】

信用修复给企业一个重塑信用的机会

  在大力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环境下,如果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还可以重塑信用吗?据悉,去年我市启动了信用修复工作,目前已有36户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给企业一个重塑信用的机会   穿上西装、披上绶带,我市某公司负责人原本打算高高兴兴地登台领奖,可是却被行业主管部门告知其名下企业有不良信用记录,荣誉称号被临时取消,这样尴尬的一幕发生在去年“宝鸡市非公经济功勋人物” …【详细】

“信用修复机制”给失信者留弥补空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修复完成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市场经济建立在信用基础上,良好信用可以促进市场交易,我 …【详细】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为失信注入自纠能力

  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修复完成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   相对于信用惩戒 …【详细】

信用修复实为鼓励失信者改过自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近年来,随着失信惩戒范围越来越广,闯红灯、逃票等行为纷纷被纳入失信范围之中,征信体系对失信者的惩戒功效越来越强。这不仅让失信“黑名单”和征信体系成为高频词语,而且使得不少失信者存在强烈的消除不诚信记录的需求,不少失信者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消除过去的失信污点。但是,如果失信 …【详细】

“信用修复”也是一种生态修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规矩经济,法治社会同样是信用社会。随着法律和道德环境日臻成熟完善,社会各方加强协同联动,对践踏底线、破坏规矩者实施制裁,祭出信用“黑名单”等利器进行惩戒,使少数失信人员“身败名裂、寸步难行”。这些都是加强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却幷非终极目的。将遭到破坏的社会信用进行系统修复,重新打造诚信公平的绿水青山,这才是我们的共同期待和美好向往。   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需要 …【详细】

用信用修复优化市场环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让在规定期限内确实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失信市场,能够通过系列有效途径进行信用修复,重新融入市场环境。另据报道,从今年7月1日起,云南省已经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针对部分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截至7月12日,共有14家企业递交22条信用修复申请 …【详细】

多样化信用修复须严格把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接受专题培训、提交信用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给失信主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些失信主体进入信用“黑名单”后,或因为处处受限,或因为知错想改错 …【详细】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应“宽进严出”

  单位和个人信用信息可上网查询,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首先,将监督和提醒单位和个人,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避免信用信息不明不白地涂上了污点。同时,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将成为单位和个人失信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成为政府监管的一种创新手段。再者,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可以倒逼单位和个人进一步恪守诚信,增殖更多的道德血液。特别是,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失信主体可通过接受培训等方式“修复信用”,体现了公共管理“ …【详细】

信用监管须“精准画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信用状况基础上,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信用监管是提升社会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和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 …【详细】

信用修复 绝不只是给老赖“洗白”

  失信黑名单的隆重面世,真正制约与打击了不守信用的老赖们。随着“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戒的领域越来越广,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还将行人闯红灯、遛狗未牵绳和火车“霸座”等都纳入了失信惩戒范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详细】

打造诚信社会离不开信用修复机制

  有信用不良记录的企业可以修复信用了。湖北省从今年7月1日起启动信用修复机制,截至7月5日共有20家企业递交信用修复申请,经国家有关单位终审,“信用中国”及湖北信用门户网站删除了涉及18项行政处罚公示信息。   失信惩戒,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修复信用。失信“黑名单”制度,近年来已为公众所熟知,但如何退出失信“黑名单”,在现实中仍充满不确定性。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主体,只要法定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