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年味儿”变淡 亟待寻找新的文化内核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媒体感叹,中国的“科技爆炸”,正在改变着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不可否认,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节日的形态;传统节日是文化的积淀,当老年俗的隐退成为某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新年俗的补充就应当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或许当我们反复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时,更应思考的是,如何为年的文化内核注入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让“年味儿”延续不减、传承不息。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过年变了,春节没变!

  厌倦了油烟,打开外卖软件订年夜饭;见不到真人,可以通过视频来互道祝福;都没带现金,竟然有网民晒出了孩子们脖挂二维码收压岁钱的照片……近日有媒体感叹,中国的“科技爆炸”,正改变着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   紧盯寸屏,心系拇指,改变中国人过年方式的不只是一部手机。城市里禁了烟花爆竹,“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或将成为历史;家乡开通了高铁,乡愁不再距离太远而是时间太少;阖家出游看世界,共 …【详细】

中国年缘何走红全世界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中华大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包饺子、贴春联、舞龙舞狮、拜大年,好不热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浓浓的年味就会跟到哪里,可以说中国年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脐带和精神家园。   伴随着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浓浓的中国年味早已经飘洋过海,春节逐渐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每到春节,美国、法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几十个西方国 …【详细】

应保持我们春节的仪式感

  年轻人现在爱讲一个词:仪式感。春节有没有仪式感?这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   有人认为我们的春节没有仪式感,不如西方的圣诞节,西方人要摆圣诞树、唱圣诞歌、过平安夜,而我们的春节已经被理解为一场皆大欢喜的玩玩乐乐,大年三十晚上摆上一桌团圆宴,吃一顿饺子,再放放鞭炮而已。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的春节原本是有很强仪式感的,但如今传统的仪式感已经被我们遗忘了。这确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失落问题。 …【详细】

仪式中的坚守与创新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普天下华人最大的辞旧迎新仪式。   春节习俗中大多包含着祭神、祭祖(腊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相关内容,这也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有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临,万物进入生长、发育阶段,也是人们播种、栽培的季节。民以食为天,人类所有财富的获得,都是大自然给予的。这样一个季节的到来,自然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甲骨文和金文(铭文) …【详细】

年味儿就是文化味儿

  己亥猪,又一春。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欣然抑或淡然,人们都盼着过年,盼的是那让人眷恋的年味儿。   年味儿是种什么味儿?年味儿是琳琅满目的一屋子年货,还是家人团聚时的一顿饺子﹔是“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的畅谈夜话,还是走亲访友、你来我往的相互惦念﹔是倒贴的“福”字、红彤彤的对联,还是舞龙舞狮的喜庆热闹……年味儿,就是文化味儿,过年中的一切言行,充满文化因素的仪式感,也正是有了赓 …【详细】

时代向前,年味永恒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桃换旧符的更替,溢出浓浓的年味;辞旧迎新的时刻,更能勾起对昨天的怀念和明天的祝福。   历史的长河缓缓向前,40年改革开放,70年新中国建设,风云激荡,改变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从匮乏到丰盈、从封闭到开放的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在爆竹声中感慨时代的前进,也回味儿时年味的改变。   其实,改变的是寄托年味的载体,年味幷不曾改变。 …【详细】

让淡了的年味重新浓起来

  临近春节,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聊到如何过节问题。这也勾起了我对小时候过春节的回忆。   我出生在皖南山区一个交通不太便利的小村落,上大学之前都一直生活在那里。和当时绝大多数农村一样,生活物品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缺衣少食则是普遍现象。虽然日子过得穷苦,但是每到春节,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重视。腊月一到大家就开始忙乎起来。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宰猪,一般来说,只要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的,无论猪 …【详细】

找到“年味”的时代表达

  记忆中的年味是啥样?有人说是“糖瓜祭灶,新年来到”;有人说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有人说是穿新衣戴新帽;有人说是返乡的车票、团聚的激动、父母的饭菜……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一些地方,“家中大小,出出进进”般筹备年货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过年因为能吃上一顿肉、穿一件新衣服、给大人磕头得到压岁钱而激动的场景,已成为过去;一位作家笔下“一条条挂在半空”的走亲戚的礼肉 …【详细】

为“年味儿”注入时代内涵

  春节临近,在外打拼的人们纷纷踏上返乡之旅,直奔家的方向。在这场每年一度上演的“最大规模人类迁徙”中,一种日渐兴起的新潮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据某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统计,今年从小地方到北上广过年的“反向春运”,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老年人离开故土到大城市过年正在成为春节新的打开方式。   作为一圈圈历史年轮的起点和终点,春节也必然会打上时间的刻痕,留下时代的烙印。“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民谣依然响 …【详细】

用新民俗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

  过年期间,央视播出快闪系列活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人们看到,在黄鹤楼下,编钟编磬与口琴手风琴相遇,共同奏响华彩乐章;在成都宽窄巷子,一位环卫工大哥在快闪现场随着音乐忘情舞蹈;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温暖的旋律带动现场游客齐声合唱。这个新春佳节,动人的歌声连绵不断,一曲《我和我的祖国》让家与国紧紧相连。   快闪行动可视为一种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通过网络或其他联系方式,相聚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