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巡视如“巡吃” 贫困县深陷“豪华招待门”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秭归县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舆论哗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县接待巡视组出手阔绰,确实令人瞠目,但其折射出巡视制度内部的诸多潜规则,却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人们强烈关注的背后,是公众对巡视制度的担忧——人们担心,在“豪华招待”的糖衣炮弹之下,巡视制度的严肃性被消解,巡视组监督的权力被“麻醉”,“巡视”变成了“巡吃”。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80万天价巡视费越描越黑

  财新《新世纪》周刊披露湖北省委巡视组在秭归县巡视20多天花费80余万后,舆论反应强烈。近日,秭归县、湖北省委巡视组分别就此事作出解释,以求澄清疑问。但是,相关解释却相互抵牾,自相矛盾,给人以越描越黑之感。   据《中国青年报》9月15日报道,湖北省委巡视办和省纪委正在联合调查此事,结果并未出来。但湖北省委巡视办一位肖姓主任则对记者指出:“据我初步了解,巡视组还是按规章制度在办事,没有违规 …【详细】

巡视组的自证清白在说给谁听

  湖北省委巡视办肖主任就“天价账单”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省委巡视办和纪委正在组织联合调查,初步了解的情况与报道情况“出入很大”。据初步了解,“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还是按规章制度在办事,没有违规、超标的情况发生”,“80多万元包括了秭归县过去办事的经费。”肖主任表示,报道中所说的高额经费主要部分用于改善秭归县的办公条件,被误当作此次接待费用。   尽管不是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但这也可看作是湖 …【详细】

可疑的“天价巡视”与拙劣的危机公关

  “天价巡视”报道自然让秭归县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为了向上级政府作出交代,还是为了应对舆论批评、展开危机公关,秭归县都是一定要作出回应的。然而正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秭归县的这个仓促而含混的回应,非但没能平息舆论的质疑,反而让人们更加困惑不解,甚而进一步坐实了人们对“天价巡视”事件的判断。   在秭归县的回应中,他们最希望澄清的却引发更大质疑的一个问题是,巡视组的开 …【详细】

秭归县“栽赃”湖北省巡视组?

  针对媒体的质疑,秭归县委办公室已经给出一个回应,说明了相关费用的开支情况。但回应中未涉及给巡视组成员赠送礼品、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的说法。而根据《中国青年报》所曝光的信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物品,其实都有“下落”。因为在秭归县的接待账单里,秭归县官方说为巡视组相关领导购置了2部手机和10台平板电脑,且经财政局对账务审核,平板电脑是“省巡视组用,并带走”,手机为“省领导购”。看起来是 …【详细】

巡视组事件别陷入“罗生门”

  对于正在发酵的“高价接待费”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相信“高价接待费”事件很快就可以水落石出,不过其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接待费表存在不实情况,秭归县偷塞“私货”,假公济公,将自己旧账充入,冤枉省委巡视组;湖北省委巡视组非常廉洁,不存在任何违法乱纪现象;最后,广大领导干部当以此为戒……   不是笔者聪明,未卜先知,只要看看整个事态,自当明了。湖北省委巡视组,肯定会百般推脱。账单上列 …【详细】

巡视组为何深陷“豪华招待门”

  从湖北省委巡视办的回应看,承认的具体开销只有15000余元的住宿费以及“一共只用了4条烟”,那剩下的近10万元钱都用在了哪里?针对被曝光账单中的3万余元的香烟钱,巡视组负责人称“55条烟主要是县里自己占便宜了”。事实是否如此?显然需要进一步公开信息。只有明确钱的去路,才能还原事实真相,查清有无挥霍、违纪、违法等问题。   退一步说,即便巡视组确实没有超标,有关方面也要反思,为什么“巡视组 …【详细】

不妨好好解剖一下“巡视组账单”

  媒体报道之后,秭归负责巡视组接待工作的秭归县委办公室,就报道所披露的内容进行了回应,说80万的费用中“包括省委巡视组工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历年及今年以来县委办接待上级领导,外来客人以及来秭归开展对口支援所发生的费用;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购买接待酒水的费用”。至于报道中高达113477元的“礼品”、领导购买手机、带走平板电脑等,则没有解释。   巡视制度,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 …【详细】

80多万元巡视费,折射多少潜规则

  湖北省委巡视组赴宜昌市秭归县巡视,当地既有欢喜又有愁。欢喜的是有机会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并得到重视,发愁的则是,13个人,20余天,开销80.19万元。相当于200多名秭归农民全年收入的总和,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埋单?(9月14日《人民网》)   巡视制度,是我党一种内部自我监督模式,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都不能打一点折扣。现如今,巡视组自身就出现了吃拿卡要的嫌疑,这还如何能保证巡视 …【详细】

巡视组应“接地气”而不是“刮地皮”

  巡视制度古已有之,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这样一个带有上级赋权性质的“巡视”,直接发现或查处地方存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巡视制度既是落实上下级监督的一个必要模式,也是承担反腐败任务的一种必要方式。但巡视制度的另一方面功能,更有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和民意心声,以达成上级机关“接地气”之意。   然而,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堪称天价“巡视”,不 …【详细】

别把去巡视当成福利

  八府巡按鸣锣开道,小老百姓鸣冤告状,贪官恶霸受到惩处,男女老少拍手称快。这样的情节在老戏文中常常有,也最为国人喜闻乐见,可惜的是,这也是国人最应该舍弃的幻想。虽然古时候确有“巡按”这官名,负责的也的确是巡视监察之职,传统上讲是“代天巡狩”,俗话讲“见官大一级”,但希望他们纠察奸弊、主持公道,十回有八回要落空。这是因为,充任巡按的大多是低品级的京官,京官清苦,出外差的机会寥寥,巡按地方就是一等的 …【详细】

巡视组变观光团谁之过?

  报道一出,令人咋舌。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平均下来就是每天花4万,摊到每人头上就是3000元,这可比我们全国平均工资要高多了,报道中也指出其相当于200多秭归农民全年收入。   这种消费能力着实让人赞叹,有此等良材,何惧内需打不开。我们可以大概看一下巡视组的消费项目:酒喝了11万,烟抽了3万;居然还租了一条游船,游览了一下三峡,甚至到重庆 …【详细】

贫困县“穷折腾”背后是上级因素作怪

  把国家的明令禁止视同无物,公然一掷千金“三公经费”,而“肇事者”居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县,这就更加不应该了。无独有偶,翻阅一下近期新闻,越是国家级贫困县,越能折腾出“大手笔”,比如耗千万搬运“神石”欲创吉尼斯的甘肃古浪,50亿造“夜郎古国”的湖南新晃,举债2亿元“申遗”的贵州荔波……无一不是“穷折腾”。   “穷折腾”颇受争议,争议就在于严重违背了发展方向、背弃了肩负使命。对于基础差、 …【详细】

“巡视组账单”能倒逼秭归公开“三公”吗

  据9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一篇题为《巡视组的账单》的报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报道称,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巡视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县的20余天内,13人开销80多万元。秭归县委办公室回应称,明细单中的80万元包括“省委巡视组工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历年及今年以来县委办接待上级领导、外来客人以及来秭归开展对口支援所发生的费用;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购买接待酒水的费用”。而湖北省委巡视组在该县巡视 …【详细】

巡视组怎样才能不被“冤枉”

  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的成员们,觉得自己有点儿“冤”。   5个月前,他们去秭归县巡视。离开后,该县县委办公室要求报销巡视组的开支,共计80.19万元。其中,接待费用37万余元,礼品费11万余元,外出考察费13万余元,购置设备费10万余元,其他费用6万余元。   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80万元的开销,相当于当地200多名农民全年的收入。   事件曝光后,舆论哗然。湖北省委巡视办肖主 …【详细】

谁来巡视一下“巡视组”

  媒体曝光只是偶然,如果没有对制度的反思,奢华巡视组只怕还会继续奢华下去。这反而让人为秭归县的一干官员焦虑起来:一则他们有笔天价账要平,这边舆论压力又大,不好操作呀;二则他们有笔账被记下了,上头的压力虽然没有舆论那么激烈,但更致命。想想看,你们秭归自己要搞招待,花了钱就得好好掩着、捂着,大家心照不宣,也就相安无事。没有像这样背后再摆一道的,那费用清单,明显是内部人放的猛料。以后上面再下来一些巡视 …【详细】

流于内部监督的巡视制度无助于破解腐败困局

  据最新一期财新《新世纪》周刊披露,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秭归县巡视20余天,留下了一张高达80.19万元的账单。该账单包括接待费、礼品、外出考察费、购置设备和其他费用等五大项目。其中烟酒两项耗费14万余元,旅游费12万余元,并为相关领导购置设备近11万元……   看到这一个个令人心惊的数字,很容易想起那句民谣“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秭归农民人均年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