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邵阳沉船”事故:农村学子安全不容忽视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一个个盼着回家和父母团聚的孩子,转眼就成了河岸上堆放成排的冰凉的尸体,这让围坐在孩子身边痛哭哀号的亲人实在无法接受。9月9日“邵阳沉船”事故原因相对比较简单:客船严重超载,河道内挖沙船猖獗,沙堆密布,用来固定挖沙船的钢丝绳到处都是。不过,一个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是,如此凶险、暗藏杀机的隐患,竟长期被视而不见,直至这么多幼小的生命被吞噬。在这一点上,当地政府的失职、渎职和不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滥挖沙河害了“水上校巴”

  9月9日,开学后的第二个周五,湖南邵阳县塘田市镇中学初一女生小路,像往常一样乘坐学校的包船,沿着夫夷河顺水回家过中秋。坐在船上的,还有班上其他6名同学。客船开到谢塘村河段时,碰到一艘挖沙船用来固定抛锚的钢丝绳,瞬间侧翻。略懂水性的小路自己游回岸边,捡回一条命。   并非所有的人,都像小路这样幸运。坐在船上的,除了个别家长,多是塘市镇中学的学生。截至10日晚6时,官方最新核实,当时客船载员 …【详细】

媒体提出邵阳沉船三疑点 渡船实载数至今为谜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两天,湖南邵阳沉船事故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官方通报的事故死亡人数,媒体提出了不少疑点。   前天下午,一艘船号为湘邵阳县K0018的客船从湖南邵阳县芙夷河塘田市码头下行2公里至向荣村地段,被滞留在河里挖沙船的钢丝绳绊住,造成客船侧翻下沉。   事故发生后,对于当天到底有多少人在船上,当地官方公布的数据一变再变,至今还是一个谜团。据官方公布的消息 …【详细】

农村娃的求学路,何以如此凶险

  9月9日15时20分许,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夫夷江河段发生沉船事故。截至9月10日18时,邵阳县发布的信息表明,当时船上共有50人,目前已有38人获救,11人死亡,另有1人失踪,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据了解,遇难中小学生为邵阳县塘田市镇中学、塘田市镇中心完全小学的学生。因中秋放假,渡船被学校包船,送学生过渡。   一个个盼着回家和父母团聚的孩子,转眼就成了河岸上堆放成排的冰凉的尸体,这让围坐 …【详细】

我们的中秋团圆,他们的天人永隔

  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本应是月圆人也团圆的时节,可9日下午发生在湖南邵阳的一起沉船事故,却让十多个家庭陷入突袭的哀恸之中。这是我们的中秋团圆,却是他们的天人永隔。   这是怎样的惨痛与哀伤,让人不忍直视。地上散落着各式书包,书册扉页上的名字浸湿模糊,河水与沙子环绕在孩子的周遭,使他们滞于呼吸不再苏醒,仅留亲人一声声的哀嚎。伤痛默哀之余,仅剩的理智还是迫使我们希望能够,叩问事故原 …【详细】

“邵阳沉船”有“三大人为因素”

  “邵阳沉船”是一次典型的“人祸”,其背后的“三大人为因素”应该让我们痛定思痛。   之一,“学生福利”变成“学生隐患”。“湘邵0018”是新学期孩子们第二次享受“免费的午餐”。实际上,这是塘田市镇中学给予住在城镇外学生的福利。按说,学校给学生提供福利本无可非议,然而,这种福利的成本却是违规,严重超载,最终导致了严重灾难,学生福利变成了学生隐患,教训警人。   之二,“河道挖沙”挖出 …【详细】

事前架好“桥坚强”比事后问罪更重要

  在邵阳沉船事故发生后,问罪船老板、追责挖沙人,甚至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排查,无疑都很重要。可仅有这些,是否就足以撑起过河民众未来河道交通的“安全罩”了呢?换句话说,当k0018号客船载着孩子们驶向死亡彼岸时,横亘在它前方的,除了严重超载,除了那根为固定挖沙船而最终绊翻了渡船的钢丝绳,到底还有哪些更为致命的漏洞?   显而易见的,就至少还有三点可问:首先是渡口码头的监管缺失。采沙船本不该在渡 …【详细】

别再漠视学生往返学校的安全

  在许多往返学校的乡村路上,不知有多少孩子一直处于孤单无助,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凶险。   11朵如花的生命猝然凋零,11个家庭一瞬间被悲伤击垮,另外1个家庭还在为孩子的生死心急如焚。中秋之前,每个人都为这个来自邵阳的消息揪心不已,与此同时,许多人更在追问,一条十余米宽的河面,短短的回家航程,何以暗藏着巨大的凶险,是谁将孩子推上了不归路?   是送孩子上船的老师们,他们不是没看到船上学生 …【详细】

“翻车又翻船”,谁该反思?

  2010年12月27日,衡南县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共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又是湖南,上次翻车,这次翻船,谁该反思?   家长应该反思。据报道,这次沉船事件中,有“13人自行脱险回家或返校”,说明这13人起码会游泳。然而,事实上,“虽然在河边长大,但父母不让女孩子下水,村里的男孩就不同了,各个都是游泳好手”。——女孩子要不要学会游泳?千百年来,无论是山区还是水乡,传统的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