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洗脚“愚孝论” 孝道传统何以传承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被誉为“小于丹”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20日在佛山的一次讲座上出此言论,给当下“洗脚秀”风行的感恩教育泼来一盆冷水。子女给父母洗洗脚,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涌现感恩之心,此之所以为公众诟病,皆因将子女为父母洗脚当成作秀,当作感恩教育的唯一形式;与其说“洗脚”模式是“愚孝”,不如说这种形式是“愚教”,“愚教”又怎能承载孝道?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蒙曼,有人让你好好读《孝经》

  在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的蒙曼恐怕没有想到,这一天,网络上正在进行一场与她有关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此前她发表的一段关于“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的言论。   这位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长恨歌》《大隋风云》而被观众熟知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近日在作客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时举行了一场讲座,讲座中,蒙曼不但直言《还珠格格》不是历史剧、不赞成时下小孩子穿汉服学习古文化外,还对时下 …【详细】

孩子为父母洗脚就是“愚孝”吗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8月20日出席广东佛山某活动时称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许多传统文化应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她同时表示不赞成儿童穿汉服学习古文化,这样恢复传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8月21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让孩子为父母“洗脚”似乎成了许多学校开展孝心和感恩教育的“必修课”,这种千篇一律、单调机械的教育方式,早已为公众诟病,人们呼吁用更灵活多样的形式、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开展 …【详细】

洗脚“洗”不出愚孝

  把为父母洗脚当做孝顺的做法,最早是从台湾传播过来的一种企业经理念,做为选拔骨干人才的一条标准,认为孝顺父母的人,同时也会是忠于企业、忠于职业的人。而这种理念的出处,则又是跟传统文化有关,所谓“忠孝两全、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等等,虽说有合情理之处,却也不是绝对的,但在皇权时代,则是选拔忠臣贤良的最佳方案之一。   其实,相比《二十四孝》里宣扬的孝道来讲,洗脚可谓是最低级层次了。给父母洗脚还算 …【详细】

“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这一炮放错了

  《百家讲坛》又一颗星星冉冉升起。被誉为“小于丹”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昨天下午放了惊人的一炮:“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就是把我们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吗?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讲究的是对等的尊重。”(见8月21日《广州日报》)   不知道,“小于丹”的语出惊人的另类语言出自何处,可是这种愚孝的论调实在让人感到可笑。   我国的孝文化 …【详细】

洗脚“愚孝论”:蒙曼之失与孝道之意

  “给父母洗脚是愚孝”,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20日在佛山的一次讲座上出此言论。这给当下“洗脚秀”风行的感恩教育无疑泼来了一盆冷水。异端往往是真理的磨刀石,借“愚孝论”辨孝道之真意才是意义所在。   蒙曼说:“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就是把我们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吗?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孝道,讲究的是对等的尊重。” 所谓“愚孝”   鲁迅是有 …【详细】

蒙曼给父母洗过脚吗?

  子女给父母洗洗脚,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涌现感恩之心,洗脚的感恩教育方式其实挺不错,现在之所以受到一些人的质疑,皆因将为父母洗脚当成一种作秀,当成感恩教育的唯一形式,然而,为父母洗脚,无论如何不会是蒙曼口中的“愚孝”,也不会违背什么“对等的尊重”。   所谓“愚孝”,简而言之,就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为父母洗脚,表达的就是对父母的爱,也是对父母的 …【详细】

为父母洗脚是愚孝 大学教授你都研究些啥

  近日,人称“小于丹”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讲座中表示:小学生给父母洗脚就是愚孝。其实,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作为一种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多方议论。尤其是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给学生们布置了“给父母洗脚”类似的作业,引来了社会褒贬不一的评价。反对者认为尽孝道不一定要拘泥于洗脚,这样做是形式主义;赞同者认为在传统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给父母洗脚是一种良性的引导。笔者卑之无甚高论,但以为上述两种观 …【详细】

别上了“脚以载道”的士大夫瘾

  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可谁曾想,现在连小学生给父母洗个脚,都非要“载道”不行。它载的是什么道呢?就是中小学的老师们试图实现的“感恩教育”。在一个所谓“孝心衰微”的时代,给父母洗脚突兀地被赋予了某种特别的意义。   给洗脚附加一些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穿越至新时代的士大夫瘾: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高蹈而论、宏大叙事,缺乏一种以简单纯粹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愿。士大夫瘾,永远倾向于把所有事物和事 …【详细】

给父母洗脚,是愚教不是愚孝

  说实话,对眼下一些学校蜂拥出现的洗脚感恩教育,我也很反感。孝道原本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教育形式一旦简单化、平面化,就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成为舆论的笑点。现在,这种呆板的模仿,惹来高校教授的痛批。可冠之以“愚孝”的帽子,似乎又言过其实了点。   父母年纪大了,弯腰不方便,子女打来热水代为洗脚,又或者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子女打来热水让他们泡脚解解乏,这其实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亲情流露。 …【详细】

让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是“愚孝”是“愚弄”

  在我最反感的新闻当中,“学校组织孩子给父母洗脚(下跪)”应该排在前三名。窃以为,类似现象不是“愚孝”,而是赤裸裸的“愚弄”。   如果孩子是在家里主动给父母洗脚,并不一定都是“愚孝”。不就是洗个脚嘛,无须上纲上线。只要这份情感发自内心,我相信孩子的举动源于至纯至孝的亲情。可是,如果学校把这本应发生在孩子和父母私人空间的亲密举动无限放大,甚至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拿到公共场合来“集体进行”,显 …【详细】

“洗脚”模式,愚教怎能承载孝道

  蒙曼“愚孝”一说,立时引发热议。片面地将“洗脚”模式定义为“愚孝”,确实言之过重,不过试想一下,孩子们整齐划一地蹲在父母面前,围观的人不时指指点点,还有人端着相机抓拍着“感动”的画面,这样的场景能表现丝毫的“孝道”吗?这样的形式能承载“孝”之大义吗?所以,笔者认为,与其说“洗脚”模式是“愚孝”,不如说这种形式是“愚教”,同样地,“愚教”又怎能承载孝道呢?   “洗脚”模式还算是好的,起码 …【详细】

洗脚非愚孝 执迷于“洗脚”才是愚思

  之所以称“洗脚是愚孝”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顾名思义,这位起家于“百家讲坛”、有“小于丹”之称的知名学者似在否定洗脚,这是倡导、崇尚“洗脚教育”,试图以之对当今传统孝道缺失扶偏救弊的人所难以接受的,因此才招来反对声四起;而细察其原文,蒙曼其实否定的是对待洗脚的形式主义态度和模式化思维,她强调的是“最本质的孝道和家庭责任感”,强调的是“对等的尊重”,这种平和理性、更具现代意识的“孝道观”又有什么错 …【详细】

场景动人的“给父母洗脚”能入戏几何?

  时下,“给父母洗脚”的确相当流行,一些学校甚至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对于荒芜已久的亲情关系来说,“洗脚”甚至被寄予了消弭隔阂,冰释冷漠亲情的厚望。这样一个博得了不少感动,甚至赚足了不少眼泪的“孝心”回归,居然反被扣上了一顶“愚孝”的帽子,相信不少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甚至喊冤。   事实上,尽管“孝”从来都被视作国人的传统美德,但对于父母长辈的感恩与回报的“孝”,却 …【详细】

糊涂的“洗脚秀”何以风行天下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公开表示给父母洗脚系“愚孝”,对于热衷于搞“洗脚秀”者来说,肯定会大皱眉头。冷静想来,“洗脚秀”确实透出十足的糊涂,可是糊涂的“洗脚秀”前些年风行天下,也是不争的事实。蒙曼的这盆冷水,应该说能够让人多一份清醒。   自从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孩子给母亲洗脚的公益广告之后,洗脚似乎就成了人们“作秀”的首选项目。纵观古今中外,恐怕只有当今中国的学校,会鼓动孩子给母亲洗脚。 …【详细】

“组织型”的孝道教育

  什么是孝道,怎么去尽孝,话题虽老,但有了新的触点。   对于时下大兴的国学教育,中小学还喜欢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的反对激起了激烈的讨论。她在讲座时表示,这是一种愚孝,是“把我们在鲁迅时代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   蒙曼女士的观点招致的批评甚多。争论的焦点,是在伦理亲情,主要是感恩教育,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送和表达出来,还是要避免形 …【详细】

“给父母洗脚”应尊重孩子的选择

  每当看到新闻画面上,那些学生被学校统一组织起来给父母们洗脚,我时常会怀疑,这种教育是有必要的吗?在此,蒙曼教授的判断显然更进一步,她认为,这甚至是有害的教育,“愚孝”这个词已经鲜明的表达了她的立场。   校长及老师们认为,孩子给自己父母洗脚,是一种孝的表达,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学会感恩。一些成年人也认为,孩子给父母洗脚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孩子们自己会怎么想呢?他们愿不愿意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达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