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彭丹宇:朱立伦访美对大选拉抬效果有限

http://www.CRNTT.com   2015-11-21 00:16:52  


朱立伦二度会见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布林肯。(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电(作者 彭丹宇)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其重要团队成员袁健生、杨进添、何思因、郭昀光等于11月10日晚在桃园机场搭机启程,对美国进行为期6天的参访行程,并于11月16日凌晨结束访问返回台湾。在刚刚结束的有效时间仅为4天的短暂访美行程中,朱立伦先后拜访了美国白宫、国务院、国防部、贸易代表署相关官员以及美国智库等,与此同时,朱立伦还参加了当地台侨及相关后援会为其举办的相关活动,可谓时间紧凑,行程满档。

  此次访美,是朱立伦在10月17日被正式提名确定为2016国民党籍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之后,不足一个月之内旋即完成的。在选举时程如此临近、选举节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朱立伦仍把访美作为重头戏加以安排,并在短期内敲定了相关行程,可见美方对其的配合以及朱立伦对与美方互动的重视程度。

  从相关报道看,此次朱立伦的美国之行,其接待规格与2015年5月底6月初对蔡英文访美的接待规格大体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异。从形式上看,美国对两位参选人是平等以待的,没有表现出美方特别的偏好。从媒体的关注看,蔡英文5月底的访美,媒体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岛内更是大幅报道,以营造出一种媒体氛围和效果,而朱立伦访美所引起的媒体效果则不同。这一方面是源于岛内的媒体生态,另一方面,也是有着蔡阵营及民进党藉此利用媒体营造一种蔡英文访美成功、蔡被美国认可与接纳的效果的考量,以拉抬声势、稳定选民、吸纳选票(特别是中间选票)等。而朱立伦此次美国之行则低调得多,一方面是因为朱立伦是美国所了解的候选人,他与美国的互信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另一方面,美国与国民党的交流以及对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可预期性的认知,基本上也是没有问题的,朱立伦美国之行更多地是在于与美国的深入交流,而不在于媒体效应怎样。

  从时间点上看,朱立伦在“习马会”之后访美,一方面有着与美国沟通的作用,就“习马会”的相关议题回答美国的关切,另一方面,未来国民党两岸政策也必然是美国关心的议题。尽管美国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总体上是“放心的”,美官方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表态也是“乐见的”,但美国内心深处的忧虑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这方面回应美国的关切,朱立伦恐怕也是很难躲掉的,加之其他一些美国关注的敏感问题等,很可能都是美方的关注点。

  从对选举的影响来看,朱立伦此次美国之行对国民党的选情会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对“立委”选举的下滑态势会有一定的止跌作用,但对“大选”的拉抬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主要是受限于现阶段国民党内的政治生态及岛内的政治生态及其所背负的包袱有没有得到相应的卸载。因此,朱立伦此行的意义更多地是在于,一方面藉此向美方释疑与交心并进一步获得美方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是尽可能降低由于国民党“换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弥合相应的“伤痕”并积极争取海外台胞的投票意愿。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彭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