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影响台军“国家认同”的矛盾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1-01-30 00:19:08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台军。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特约撰述赵景刚在《中国评论》月刊一月号发表专文《影响台军“国家认同”的三组矛盾因素》。作者强调:“台军以‘军队国家化’、‘军队政治中立’为名,拒绝在统独问题上公开表态拥护或反对,本质上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自私行为。造成此种姿态的原因之一,便是三组‘矛盾因素’:岛内两大政党对台湾的政治定位莫衷一是,‘一中宪法’与‘台独’言论自由并存,台军背负的历史‘包袱’与政治中立的现实需要互相冲突。长远地看,台军‘国家认同’的正常化,有赖于这些矛盾的化解;但台军自身做一些优化心态的工作,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章内容如下:

  克劳塞维茨指出:“既然战争从属于政治,那么就会带有政治所具有的特性。”(注1)军队是战争实施者,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军队,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应国家或地区政治的属性(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所讲本质意义上的“阶级属性”,还包括其他一般特征)。台湾政治生态是台军无法回避的外部政治环境,其“特色”始终影响着台军。

  岛内两大政党对台湾的政治定位莫衷一是

  “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台湾应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台湾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对直接关系台湾政治定位的这些关键问题,岛内两大政党并没有达成实质性共识;正如台军所看到的,“不但朝野政党之间政策迥异,官方与民间的观念也经常不同”。(注2)概括地讲,国民党认为,现行“宪法”应得到尊重,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可维持台湾的“事实独立”;民进党则认为,“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当前只是暂时使用“中华民国”符号,主张“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注3)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