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涌:富人阶层首先背叛了中国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09-03-04 10:46:05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后发展国家中,走均富之路的社会总比走贫富急剧分化之路的社会要健康。日本是前者的一个典型。关于日本,有许多神话。比如企业总裁的收入不过是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十倍、企业破产时老板经常把最后一点钱分给职工然后自己自杀等等,不可信以为真。但是,这些神话,总有若干现实基础。日本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小的国家之一。到六十年代初时,全民医疗保险、终身雇佣制度等等就已经确立。日本穷时,没有多少大款能到国外挥霍,即使偶尔有些也无法成为炫耀性的时尚。日本富时,则几乎全民都成了被世界旅游业所追逐的富裕游客。再看日本的国内市场,“国产”经常是昂贵的同义词,“进口”则有廉价之含义,不管是从中国进口还是从美国进口。 

  中国过去的经济政策,一直强调“改善投资环境 ”,要让企业赚到钱,对弱势阶层缺乏保护。其意图不能说不好: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其财富就能迅速“垂滴”到下层社会中,使穷人受益。殊不知,如果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过远,则会使贫富分化迅速达到惊人的地步。当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巨富集团、使他们的消费能力远远脱离本社会的正常水平时,他们就不在本社会消费了。比如去年香港(也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发达地区之一)的富豪赵丹阳,就以221万美元之巨竞得和股神巴菲特共餐的机会,让巴菲特本人也吃惊不已。按说巴菲特是股神也是慈善家。他一辈子的所得都如数捐了出去,当然不会图赵先生这221万美元了。这些钱,据说都将用来帮助旧金山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可是,旧金山实际是个满城富翁的地方。许多无家可归者在那里安营扎寨,一个原因就是条件太好了:气候适宜,特别是冬天很温暖,无冻死的忧虑,而且当地人对无家可归非常慷慨。无家可归者固然可怜,但旧金山的无家可归者至少在无家可归者中属于比较不那么可怜的一种。再看看中国,人口是仅有七十六万多人的旧金山的一千七百多倍,况且穷人比率比旧金山高得多,救济穷人的资源比美国也少得多,更需要帮助。抛开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仅仅以一千七百多的人口倍数来乘一下,那么,赵先生如果对中国的穷人有对旧金山的穷人同样的同情的话,给旧金山的穷人221万美元,就应该给中国的穷人三十七亿美元。可惜,即使他想把自己的财富“垂滴”下去,也轮不上造就了他的社会的老百姓。 

  我在这里不是提倡“不患寡而患不均”,而是提醒我们的社会:不患不均则必患寡。社会公平问题不及时解决,迟早要影响社会的效率。如今中国的老百姓太穷,靠他们创造不出内需来。这就需要政府站在他们一边,帮助他们创造出内需来。具体的说,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要加强社会服务的含量,比如,医疗、教育、退休金等等。在这些领域,因为长期欠债过多,要补的洞非常大,仅此一项就可以创造出足够的内需来。比如,政府可以给所有农村户口的孩子一个“教育红包”,其数额足够支付这个孩子到任何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费用,并规定任何学校不能拒绝接受。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不同的下一代,不同的未来。至于哪个房地产商要破产,那实在不是政府要操心的事情。 (作者薛涌,旅美学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