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史茂林语中评:否定九二共识 两岸寸步难行

http://www.CRNTT.com   2015-05-15 15:30:42  


  
  谈台联30年:感谢非台籍的同事 

  从1982年至今,史茂林在台联系统工作了30多年。台联虽是台胞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却也有非台胞工作人员。工作中,他们做的不一定比台胞差,但是到部门首长后就不能再晋升了。对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史茂林由衷感到敬佩。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布后,大陆对台思路发生改变,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促进两岸交流,服务台胞为宗旨的各级台联组织相继成立。有台籍身份的史茂林从警察变成了台联的工作人员。 

  细看老一代台联人的履历可以发现,像史茂林一样“半路出家”的并不少。他们大都是第二代台胞,对原乡仍有较多瞭解,现在很多接近或已退休。台联的薪火,要由第三、四代台胞传承。 

  史茂林说,新一代台胞知识宽广,事业上有良好的基础。但他们与台湾的亲人生活环境不同,交往比较缺乏,客观上原乡概念越来越淡,即使知道对岸有亲人也不一定有来往,所以感情上需要补课。现在,全国台联也在组织第三代、第四代台胞返乡。他说,“我们也一直鼓励他们,要爱国爱乡,只有多走动,才能越来越亲。” 

  谈原乡:想再敲门进去看看 

  史茂林出生在内蒙古,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长大。小时候,他对台湾的印象是父亲用闽南语读报纸,是台籍身份带来的不公平待遇。对台湾,史茂林有“特殊的感情”。1994年第一次赴台,飞机落地的一刻,他心中是“说不出的滋味”。由于工作关系,首次踏上宝岛土地的他在台最后一晚,才在友人的帮助下寻到自家老宅。之后,他委托在台友人帮助才找到了父亲的原籍地,并拿到了日据时期的户籍藤本。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由于史家没有重新登记户籍,老宅早已易主。 

  那次回台后,史茂林也去过台湾多次,不过都是带着交流任务,“不敢有丝毫差错”。所以,如果有一天能以自由之身回到台湾,他也希望能再次回到父亲的老宅,敲开那扇门,与现在的主人聊一聊。然而,现在的他虽已退休但仍为两岸事务奔忙,恐怕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有具体的时间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