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依赵黎平的好人论 仇和算不算好人?

http://www.CRNTT.com   2015-03-26 12:28:25  


赵黎平尝言:如果你不能做一个好人的话,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党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警察。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羁押。媒体曝光的整个杀人过程,残酷无比,追杀、枪杀、补枪、踩点、焚尸、埋尸,真是一点好人的影子也找不到。可就是这么一位血腥之人,在一次采访中,却大发“好人论”:如果你不能做一个好人的话,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党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官,也肯定不会是一个好警察。角色如此错位,言行如此悖离,值得深思。

  以下是曾炜的相关评论:依赵黎平的好人论 仇和算不算好人

  前几天坐公交车上班,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半个小时候后,车上的乘客有些不耐烦,要求司机开门,司机坚持不给开,因为不到站就开门违反制度。乘客与司机掰扯,声称“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开门没有任何危险”。司机有些委屈地说道:“我不会开门,你们此时下车,就算是崴了脚,也要算在我的头上。”听司机这么说,有乘客强行打开了车窗,跳车走了。不过司机没有阻止,也没有开门。

  在这个事情中,我觉得司机严格遵守制度是对的,只是觉得,司机不开门的理由,让我有些愕然。司机不开门,似乎并非因为他觉得应该遵守制度,而是怕一旦出现危险,影响个人利益。我知道谈动机容易陷入“阴谋论”,一个人遵守制度的动机非常复杂,即使有个人私利考量,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案例足以说明,那些看似铁面无私的制度执行者,往往并非完全真心信仰制度,而是夹杂着私利考量。设想,假如车上有一位乘客是司机的领导,要求他开门,并声称出了事无需他担责,他又会作何选择呢?

  当然,如果你坚持不问动机,只问结果,这个推论就没什么意义。只是有时候,我们太温柔、太客气,害怕动机说多了会陷入阴谋论,以至于走向了反面,把那些遵守制度的本分,夸大成了不得的伟大壮举,或者是高尚的德性,甚至对那些声称出于良善动机,但明显违反制度的行为,表现出无底线的宽容。结果,阴谋论没有了,“好人论”却大行其道。但是,好人论和阴谋论一样,也是动机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