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寓结构改革于宏观调控之中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08:27:49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讯/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爬坡过坎儿”的重要阶段,“三期叠加”加大了“风险系数”,结构转型对宏观调控提出了诸多挑战,这决定了中国政府宏观调控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问题叠加,放大了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是2011年以来,地方债务、影子银行、高杠杆、产能过剩、房地产等风险随着经济减缓进一步凸显,且彼此互为传导,只要某一环出现“风吹草动”或调控不慎,容易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风险。

  而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也一直面临两难:是为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牺牲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是为了未来增长的协调、可持续而宁愿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速?或者说,是创造新的经济结构来适应较低的增长率,还是推高经济增长率来迁就不平衡的、扭曲的经济结构?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常规的、传统的宏观调控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必须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手段,寓结构改革于宏观调控之中,推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稳定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文章认为,转型期宏观调控更具复杂性。2013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思路与以往相比出现较大变化,“底线思维+区间管理+差别调控+存量调整”成为创新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特点。宏观调控从总量转向结构,进行差异化管理,不仅对各种政策之间的搭配方式进行创新,也对各种宏观调控工具本身进行创新,兼顾“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做到“出手更加主动,目标更加长远,调控更重协调,手段更加多元,力度更有分寸”。

  一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前,强调预期管理,紧盯目标区间,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相机调整政策。宏观调控思路由以往政策偏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转向“区间管理”,为改革换取时间和空间。尽量少用总量性政策,而更多运用结构性和功能性政策, “对冲”改革对经济下行压力。

  二是强调差别调控,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倾向,对待地方债、影子银行、过剩产能以及流动性等问题辩证施治,分类处置。比如,明确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负债水平的高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监管、疏堵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之策;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逆周期调节作用,差别化信贷政策以及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铁路等重点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定向宽松政策等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