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什么替代人口红利支撑经济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08:15:59  


  中评社北京3月1日讯/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人数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比重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这是在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同时,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增加了891万人,提高了0.59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增加了427万人,提高了0.27个百分点。法治周末发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文章表示,这是中国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信号。面对这种转变,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问题是: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阶段,如何找到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源泉?

  文章称,支撑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人口红利的获得是重要的一个。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需要抚养的少儿和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较小,从而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现在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扶养比上升将是一种必然。这会减少高储蓄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从而使依靠高储蓄、高投资而实现的高增长失去了基础。我们要承认和接受这种现实,并找到某种替代的增长源泉。这其中,人力资本红利的培育和获取,被认为是破解人口红利减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能给投资者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回报,因而是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能提高生产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各国的实践表明,教育等人力资本能解释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增加人力资本的供给,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激发人力资本的潜能,尽可能多地获取人力资本红利,以弥补人口红利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人力资本供给的增加,要求改善我们的教育和培训。最近十多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达到了59万,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和全国普通高中分别招生689万、761万和84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26%,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到2010年,中国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才8.93%,离人才强国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们要继续扩大教育的规模,对已经走向市场的劳动力加强培训,同时,改革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人力资本生产的质量,使劳动者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

  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化,要求改善我们的市场结构。人力资本是比物质资本更宝贵的资源,需要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否则,将是一种浪费。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源泉,但这要以市场竞争为前提,市场必须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难度,这是一个问题,需要想办法下大力气解决。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毕业生喜欢进党政机关工作,因此,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攀高。从创新的角度看,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劳动力市场宏观上可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创新力较高的部门,一个是创新力较低的部门。相对来说,公共部门的创新要求是比较低的,因此,太多优秀的毕业生挤进公务员系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创新。我们要采取措施,使人力资本含量比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中小企业工作,或自己创业,使人力资本的配置更有利于创新。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