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复苏变过热 台湾民众仍无感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08:48:21  


对经济冷热的感受,普通民众容易滞后。
  中评社台北12月29日讯/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今天在《联合报》发表文章“复苏变过热民众仍无感”,表示“明年经济与泡沫长相左右恐难避免,台湾住民必须有忧患意识。勤俭持家、保守过日或许是保护自己的最佳良方,而寻回储蓄美德则是最佳策略!”文章内容如下:  

  昨日数则财经消息出炉,似乎意味台湾经济已有脱离“无感复苏”、转为“有感复苏”的味道。真的吗?

  这一阵子流行的“无感复苏”,是说台湾今年经济成长将创廿多年来的新高,但受薪阶级的薪水却几乎没涨,而且房市炒作热烈,物价也蠢蠢欲动,民众难以感受高经济成长的好处。难道转瞬间情势就起了大变化?

  昨天“经济部”年终记者会,“经济部长”表示“今年经济成长率要超过百分之十不是问题”,明年也朝百分之五目标努力。“经济部长”是根据近期台湾内外机构发布的经济成长率预测值作推论的,今年台湾经济呈现出令人惊艳的高成长,“中研院”经研所十二月廿三日发布的最新预测值竟高达百分之十点三一,是廿三年以来的最高值。

  不过,就今年以来,各机构每次发布预测值都调高约二个百分点之多,以及对明年的成长率预测值却都斩半来看,这几年的情势其实就是美国联准会主席柏南克所说的“非比寻常的不确定”,而大起大落的表现根本就不是健康的,可能是各国竞相采取“印钞救市”政策产生的短暂效果,倒是应该密切注意救市政策停止或失效之后,是否又将是大衰退的来到。

  “经建会”每月发布的景气对策信号,十一月份连续第三个月亮出代表“景气过热之虞”的黄红灯。观察今年一到十一月灯号,六个红灯、五个黄红灯,明显告诉我们台湾经济景气不只是复苏,早就是“过热”。

  由央行一年来不断以升息、选择性信用管制和压制新台币升值,并对热钱喊话和打房等等动作来看,正是呼应景气过热,而“民国一百年大泡沫”的声音还非常响亮呢!这两天台币出现亚洲风暴后首见超过一元飙涨幅度,也可见市场预期心理之强大,央行压抑动作是否无效,甚至形成反效果,值得观察。

  日前“中研院”指出的三角贸易、要素所得及税制问题等三种“无感复苏”的原因,都还存在,为何就出现“有感复苏”说法了呢?原来是一份“上班族对二○一○年终奖金的期待”调查结果捎来的讯息。调查显示,今年有近九成三的企业会发年终奖金,创下五年来最高发放的比例。展望明年,有七成七的企业表示会加薪。

  我们不必怀疑或否定这项调查,但它可能只反映局部,而“行政院主计处”的薪资、所得分配及失业率等资料却是全面性的。后者数据所反应的“无感复苏”应较真实吧!

  有必要提醒的是,明年经济与泡沫长相左右恐难避免,台湾住民必须有忧患意识。勤俭持家、保守过日或许是保护自己的最佳良方,而寻回储蓄美德则是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