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现场:两岸学者论两岸文教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9-06-18 00:22:58  


学者作主题发言(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福州6月18日电(记者 张爽)第七届“两岸文教发展论坛”昨天举行大会发言,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两岸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史学研究等主题发言。与会学者认为,在台湾史研究及其教育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倡导唯物史观;讲好两岸在制度层面上紧密关联的故事;团结和支持台湾统派学者,争夺台湾史的话语权。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表示,第7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的议题之一是“新时代两岸史学及其教育的融合与历史认同重建”,把握台湾史的话语权是题中应有之义。

  汪毅夫讲述了1988年“台湾史学术研讨会”上,厦门大学教授陈孔立“文到人不到”的故事。1988年1月31日至2月1日,“台湾史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应邀向会议提交论文《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点——以〈问俗录〉为中心的研究》,但他本人却在赴台途中受阻于香港。陈孔立教授提交的论文是他写作中的《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的一部分,他的论文经由台湾学者代为宣读,在会上得到和引起台湾学者的评论和讨论。

  汪毅夫说,从陈教授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在台湾史研究及其教育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倡导唯物史观;第二,讲好两岸在制度层面上紧密关联的故事;第三,团结和支持台湾统派学者,争夺台湾史的话语权。第四,乘媒体合作和融合之势,在台湾做“人未到”的“讲古仙”(讲故事的先生),讲台湾史的故事。

  汪毅夫建议两岸学者“起而行”,开展如下台湾史课题的合作:第一,连横《台湾通史》的后续工程,包括修订本和白话本;第二,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的改编工作,包括改编为教科书、改编为通俗故事、改编为系列的小册子;第四,   召开“唯物史观与台湾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