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台湾新世代 统独分化及其前途

http://www.CRNTT.com   2018-04-07 00:08:26  


图2:台湾民众的统独偏好分布(2008-2017年),单位:百分比%
 
  可以看出,经过台湾民主化、本土化和所谓“台湾主体性”思维的多年塑造(2000-2015),偏独的民意大幅上升,加上台湾贫富差距扩大、就业不稳以及中下阶层相对剥夺感的因素,2014年3月终于爆发了以反服贸协议为旗号、以“拒中”、“恐中”、“仇富”为特点的太阳花学运,“台独”的理念和主张渗透到这些旗号和诉求之中,产生极大的社会冲击力,影响了此后蓝消绿涨的台湾政局,改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节奏。

  但是,台湾社会经历了多年的选举动员和统独较量,基本的民意结构趋于均衡,特点就是主张维持现状的比例始终居于主流地位,且统独各有自己的非主流生存空间。因此,当台独声浪和独派势力的影响力上涨到一定程度之后,统派的声音和能量也需要释放,台湾社会民意于是形成了新的统独抗衡局面。对此,有两套比较科学的民意调查数据颇有参考价值。一套是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多年度民意调查。如图2所示,最近十年来(2008-2017年),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都是维持现状(包括“维持现状再决定”和“永远维持现状”两类),比例都在60%左右浮动,而偏统民意(包括“尽快统一”和“偏向统一”)和偏独民意(包括“尽快独立”和“偏向独立”)分别在10%和20%左右浮动,此外还有10%左右民意不愿表态或不知如何表态。从图2还可以看出一个有趣且重要的变化:虽然统独民意的分布都比较稳定,但是自蔡英文执政以来,偏统的比例缓慢上升,比2014年太阳花学运时的低谷提高了2.6%,而偏独者则比学运时下降了1.3%。总的来算,今天台湾统独民意的差距比太阳花学运时减少了4个百分点。这是在民进党执政下发生的微妙的民意变动,正是统一声势触底反弹的迹象,也是统独矛盾进入新的抗衡阶段的表现。

  图2:台湾民众的统独偏好分布(2008-2017年),单位:百分比%
  (数据来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2017年11月发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