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姜志达:中国应借一带一路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http://www.CRNTT.com   2016-04-03 00:16:4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姜志达(中评社 杜博强摄)
  中评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 杜博强 王秀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姜志达日前在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走向”研讨会上表示,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遇到了诸多弊端,“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国际秩序制定的最佳切入点。中国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做到战略对接、海陆并进、基础设施优先,在国际体系中为中国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为什么中国应该借“一带一路”参与国际规则建设呢?姜志达总结了三点原因。

  第一,占据国际规则制定的制高点可以让中国在国际秩序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最佳切入点。姜志达说,中国在军事理论和海洋领域想要制定国际规则有相当大的困难,但中国是经济大国,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是国际公认的。

  第二,全球治理在困境下亟需中国贡献自己的方案和规则。姜志达分析指出,目前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不公平、内地和沿海发展差距大、文化矛盾和冲突等等,使得全球治理陷入了困境。而“一带一路”就是要在全球治理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创建规范和规则,无疑可以对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的和规则。

  第三,“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规则系统,中国已经通过外交手段让“一带一路”实现了对全球相当部分地区的网络状覆盖。

  第四,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重要的规则挑战,中国制定国际规则的过程也是对国民企业的规则教育。

  在此基础上,姜志达提出,中国在通过“一带一路”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三点问题。

  第一是要战略对接。姜志达说,国际规则和规范的特点一是多边化,二是需要遵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无条件遵守。他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举例说,美国决定主导TPP之前其国内也有很大的反对声音,因为这些观点认为美国对接TPP可能在短期内会造成美国的损失,但是美国加入之后就是要遵守TPP的规范。姜志达说,中国在对接国际规则是也应减少选择性,提高规则意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