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6-03-14 08:37:25  


 
  关于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四个原则 

  文章表示,风险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不能无所顾忌,也不能因噎废食,必须直面挑战,沉着应对。以下四个原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的。

  第一,必须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运动式的大干快上。“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而不是短期的破解困境之举。在舆论宣传和国际推广上不可操之过急,在具体的工程项目设定上不可急功近利。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对国家间关系相对稳定、合作意愿强烈、容易达成共识的项目,优先予以考虑,特别是做好一些示范工程,让所在国看到好处。特别重要的是,对中国来说,示范工程不能是不顾一切的强行推进,要设定严格的标准,起码的要求是安全上有保障、社会效益突出、经营运作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双方都有适当的经济收益。如果搞成“农业学大寨”的模式,在国际上是行不通的。而对那些尽管有合作意愿,但当地形势复杂、达成共识难、前景不明朗的项目,一定要审慎评估、逐步推进,以严格控制政治和经济风险。

  第二,坚持双边经济合作为主、对外援助为辅的原则。“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与沿线国家追求共同发展的大倡议和战略构想,必须避免两种思想倾向和做法。其一,要明确是国际产能合作而不是简单的过剩产能的转移。常有人提到,“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把过剩产品和产能输出去,这会让一些沿线国家的民众产生反感。其二,千万不能回到以前的对外援助模式,否则会让相关国家的政府产生一种思维惯性,好像只要配合中国的倡议就能得到巨大的好处。动不动就援助给钱,这样简单的一厢情愿式的做法能收获一个好的结果吗?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吗?其实,历史早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第三,“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尽力发挥好政府的指导、促进、协调和保障作用。

  第四,“一带一路”建设要注意连续性和兼容性的原则。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既要保持与沿线国家已有的双边、多边轨道和合作机制,也要与当地已有的国际合作框架、机制相兼容,体现出“一带一路”建设的连续性和兼容性的特征,消除沿线国家的疑虑。同时注意协调、利用好各国的比较优势,没必要刻意排挤俄美欧日等大国在当地的既得利益。

  关于确保中国海外利益基本安全的思考 

  文章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必须确保中国海外利益的基本安全,为此,中国政府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全面开展沿线国家的风险评估,加强国别问题的研究,做好战略预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带一路”建设应重点关注国别风险,要密切关注沿线国家的政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与中国的潜在争端。

  第二,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比如说上合组织,东盟的十加一,少说一些大话空话,踏踏实实做一些沟通理解的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安全保障机制。不要在一些不必要的具体问题上与其他国家逞口舌之利,媒体尤其不应过度炒作各国企业之间正常的经济竞争行为,损害推行“一带一路”的良好国际氛围。

  第三,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安全合作,共建反恐信息交流、能力建设的合作机制,对重大项目设立综合全面的安全保障机制。

  第四,要切实维护中国海外人员、机构和企业的利益和安全,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第五,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寻找并抓紫适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推动我军事力量、执法力量以和平姿态走出去。作为一个拥有广泛海外利益的大国,仅靠外交维护国家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俄罗斯学习,研究和借鉴他们在处理国际危机与切实维护海外利益方面的成功经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