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印度阅兵细节背后

http://www.CRNTT.com   2015-02-03 12:02:14  


 
  骆驼方阵是现役的印度边防安全部队,其在印巴边境沙漠地区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各国阅兵确实不乏退役军人组成方阵纪念历史事件或兵种的,但印度共和国日阅兵中的骆驼方阵是来自印度准军事武装力量边防安全部队(Border Security Force, BSF)的现役部队,而并不是如部分媒体所说是为了回顾兵种荣耀。事实上,自从1965年印度边防安全部队成立以来,骆驼骑兵就一直是该部队的一部分。这只骆驼骑兵部队驻防在印巴边境环境恶劣的塔尔沙漠中:据华尔街时报报道,印军骆驼骑兵团的指挥官称,这里几乎寸草不生,流沙遍布,完全没有办法修建公路;夏天温度高达50度,车辆发动机会过热;许多沙丘的坡度很大,车辆也只能望尘莫及。在这种沙漠环境中,骆驼反而成了最理想的运载工具。

  拥有800头骆驼的印军边防骑兵部队在长达1,400公里塔尔沙漠印巴边境每天巡逻三次,执行的任务包括走私稽查、医疗撤离、邮政通信、后勤补给和偏远前哨的人员部署。事实上,骆驼骑兵如此实用,以至于印巴边境另外一边的巴基斯坦军队也同样实用骆驼执行军事任务。1976年,骆驼骑兵部队作为一线部队第一次参加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受到了印度民众的欢迎。自此以后,让骆驼骑兵这种一线部队参加阅兵的传统被延续下来。

  保留民族装束也继承自英国军事传统:英军招募单一锡克族士兵组成的步兵团,并允许锡克族士兵依据信仰包头蓄须

  殖民时期,英国大量在印度招募士兵,印度一度成为英国军队最大的海外兵源地。英国军队对印度籍士兵的运用颇具特色:因印度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语言不互通,英军通常会把同一民族的印度籍士兵编入同一团级单位服役。英军对印度各民族的信仰和习惯非常尊重,允许各民族士兵在按照其宗教信仰或习惯保留特色装束。印度独立以后,英军中绝大部分由印度籍士兵组成的部队直接划归印度军队。独立的新印度显然没有理由比英国殖民政府更不尊重士兵信仰,对业已持续百年、形成传统的单一民族的团级单位均予以成建制保留,对建国后新成立的军事单位则多采取各民族混编的方式,并延续保留民族装束的英军传统。

  以印度陆军的锡克步兵团为例,该步兵团由英军于1897年招募成立,士兵全部为印度籍锡克族。英军允许锡克族士兵依照其信仰包头、蓄须,并不要求其和其他英国军队保持一致。两次世界大战中,锡克步兵团共有83,005人阵亡,109,045人受伤。印度独立后,该军团被划归印度军队。印军保留了其锡克步兵团的番号,以及尊重锡克族士兵包头、蓄须的传统。虽然锡克步兵团士兵在阅兵中会身着鲜艶的礼服,但他们在作战中显然不会如此:他们会用迷彩头巾包头以防止暴露目标。

  印度共和国日游行分为阅兵和花车巡游,把两者混为一谈属于张冠李戴 

  和中国国庆一样,印度共和国日游行(parade)也分为阅兵(military parade)和群众花车巡游(civilian parade)两部分。前者以军事装备展示、军种方阵为主,后者以各邦、各行业的花车展示为主。不少简体中文媒体将阅兵和花车巡游混为一谈,热衷于将花车巡游里花样繁多的吐火之类的杂耍也算进阅兵里,并由此对印度军队“开挂”冷嘲热讽一番,属于毫无常识张冠李戴。

  原标题:印度阅兵:一直被误解,从未开过挂  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第1247期  作者:周蔚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