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海上维权挑战敏感地带

http://www.CRNTT.com   2010-02-02 09:45:24  


2009年3月8日,中国船只在南海包围美军监测船“无瑕”号。
  中评社北京2月2日讯/据海监方面透露,中国周边海域几乎每月都有类似“无瑕”号的情况出现,在海上围绕我国海洋权益的有声和无声的斗争从未停止。此间《国际先驱导报》昨日刊载文章“中国海上维权挑战敏感地带”指出,2010年中国海洋维权形势严峻开局,几大海域都有潜在的冲突点,海上维权队伍的出海之路并不平坦。内容如下:

  “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南沙海域,航行一两天都见不到一艘船。如果突然一艘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政府的执法船只出现,值班的船员会叫醒在船舱里熟睡的船员,他们都会跑上甲板高喊,向执法船挥手致意。如果不在海上生活,体会不到这种感情。”年近花甲的崔思义在17岁时就随父出海,现在已是海南省三沙市一家渔业公司的总经理。

  崔思义的朴实话语吐露的是普通渔民对中国政府执法船的殷殷期盼之情。然而,在茫茫的争议海域上,中国海上维权队伍的出海之路并不平坦。

  2010年初始,摆在中国海上维权力量面前的就是维权形势的严峻开局:谈判桌上中日外长围绕东海油气田问题争执不下,一则海南建国际旅游岛的消息竟然引发了邻国越南的强烈反弹,美军的调查船依然我行我素地进出南海……

  南海一度罕见中国巡航船

  “五龙治海”,一位海上执法人员以此来形容中国具有海上行政执法职能的五大部门:海监、渔政、海事、海关、海警,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其中,在风起云涌的周边海域直面外国侵权行为更多的是海监和渔政部门。他们在海上维权时不仅要面对可能的摩擦和潜在的危险,还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国际影响乃至外交纠纷,出海之路走得艰辛而谨慎。

  对于中国海监、渔政等海上执法维权力量在南海的发展历程,崔思义自称只是一个“旁观者”。凭借40余年来的片段记忆,他向《国际先驱导报》勾勒出了他眼中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南海风平浪静,崔思义正值青年,他甚至还参加了由帆船和机动船组成的混合船队远赴南沙打渔。随后,形势急剧恶化,当地政府严令任何渔船不得去这些争议海域活动,以免引起外交纠纷。其间,他偶而一两次悄悄赴南沙捕鱼时发现,外国的渔船变得多了,外国的军舰也变多了,但挂有中国国旗的执法船却十分罕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