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谢明辉:天命在身 马勿成历史罪人

http://www.CRNTT.com   2009-10-25 00:21:47  


如果马英九无法把握两岸关系天时地利人和历史机遇上,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中评社台北10月25日电(作者 谢明辉)10月17日接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立即宣示要党优政强,推动清廉改革,取消杨吉雄、江达隆当选中常委资格,终结国民党产、反贿选、县市长选举宁败无滥一系列措施,正式向外界宣告以党辅政的马主席时代来临。而其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成为掌握台湾政治有形权力最多的人,也让马英九的政治天命更加错综复杂。由于深受父亲影响的成长过程,以及备受前“总统”蒋经国先生提携的政治生涯,让马英九同时背负起父亲遗命与未来两岸人民期待的使命。随着两岸交流愈加频繁、两岸关系趋向稳定,两岸和平发展更是向前迈开大步。而关系两岸和平发展的最重要机制和平协议和军事互信机制议题的提出,更让两岸发展逐渐开展。因此,如何让两岸关系走向长远的和平发展、互利互惠的愿景,是马英九的天命,而两岸和平协议的签定,也将是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关键。

  二、马英九的天命: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马英九接任“总统”后发生国际金融大海啸,国内发生百年一遇的八八水灾形成对其意志战斗力与战斗意志力双重大考验,是否安渡难关,否极泰来,有赖于马英九如何重拾人民对其信心与信赖。用何种方式积沙成塔、积河成海,承受天命,带领台湾走出死荫的幽谷,正是马英九必须思考的问题。何谓天命,天命乃是宿命与使命的结合体,分述如下:

  (一)宿命

  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先生曾为公务人员,也担任过国民党中央考纪会副主委一职,他生前曾说:他一生的最大成功就是栽培出马英九。而其所立下的遗嘱,则是嘱咐马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要活在大家心里,要活在历史上。”此外,在遗照旁更留下“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两行诗句。除了充分显示马鹤凌先生对于两岸关系之发展念兹在兹的遗愿,不可忽略地影响了马英九对于两岸关系的思想与立场。<nextpage>
  马英九幼年跟随双亲移居台湾,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之后到美国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留学,获得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国外留学期间,在前“总统” 蒋经国先生的提携之下,分别担任蒋经国幕僚与政府“内阁”的重要职位,英文秘书、“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第三副秘书长“行政院”研考会执行秘书、“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等。而在地方选举初试啼声的马英九,在1998台北市长选举打败当时寻求连任的台北市长陈水扁,并且也在2002年成功连任。之后则是在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中获得国民党主席的职位。而2008年的“总统”选举,以超过五成的得票率击败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当选“总统”。在其成长过程与政治生涯中,深受国民党党员父亲与党的影响与协助,也多次以国民党身分参选选举,。

  马英九当选“总统”一职,除了完成父亲马鹤凌的遗愿外,也开启了马英九政治生涯重要的一页。马英九当时挟带着台湾人民高度支持的得票率成为台湾第十二任“总统”,也代表了台湾人民对于马英九带领台湾蓬勃发展的高度期望。而北京政府也对于两岸关系表示乐观态度,两岸人民也都相信藉由两岸互动与交流的增加,两岸发展将会逐渐趋向稳定。在众所期待之下,现已完成江陈会系列的九项协议,一项共识。未来江陈会仍会继续,更多的协议及共识陆续会出炉。马英九肩负的天命,不仅包含了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也包括了对社会、党国、中华民族的责任感。除了要完成父亲念兹在兹的遗命,也要达成台湾社会与两岸人民的期待。换言之,推动两岸稳定发展,签定两岸和平协议,将是马英九未来面对两岸关系议题中重中之重。

  (二)使命

  使命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责任感,另一种是使命感。责任感乃是指“国家”社会、家庭等硬性规定之必要作为,属于硬性认知。另一种是软性认知,乃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规定自己做为与不作为的分际。使命感乃是自发性的作为,通常无法用言语来检验,但密切观察其行为,检视其轨迹,便可看出马英九只做不说的使命感。

  父亲遗命、台湾人民与两岸人民对于马英九的期许,让马英九肩负起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责大任。此外,也让深受家教严谨影响、国民党培养的马英九,让其对于“国家”社会有高度的使命感。而其当然跟马英九本身的政治性格有高度关系,从心理因素来,不可忽略地就是深植于人格特质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意识,以及接受西方社会的民主、法制观念之后所体现的法律人性格。另外,家庭影响与深受国民党培养则是造就行事风格养成的两大重要因素。<nextpage>
  因此,马英九的政治性格不仅包含了家庭对他的期望与培养,也造就了对于“国家”、甚至是中华民族有更大的理想与强烈的使命感。抱有如此历史大任的使命感,让其对于两岸和平发展具有一定的期待,而两岸和平协议之签定也是其视为任内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因此,两岸和平协议之签定与马英九之政治生涯有相当密切之关系。

  三、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马英九的重要性:

  目前台湾内外环境的氛围,两岸重于国际。有鉴于两岸关系的独特性,两岸政治难题之解决须有一定的默契。目前,各界对于两岸和平协议的看法尚未能有所共识,但多数皆认为必须处理关于两岸政治定位、两岸政党关系、台湾国际空间等问题。此外,两岸和平协议之签订更具有多重意涵,除了可作为一种政策宣示,也可成为具有法律拘束力之文件,不仅藉此约束两岸政府避免做出违反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动作,也就是确实履行两岸目前的现状安排。同时。也代表两岸在和平协议与框架有基本认知,有所共识。

  而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对马英九的政治生涯更具重要性。两岸和平协议之签定,就代表解决长期复杂又矛盾的政治难题,不仅完成其政治宿命下重要的历史大业,也让其成为两岸关系中最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重要人物。以台湾“总统”身分,为两岸和平发展开启重要的新局,不仅“为台湾人民开起生机,也为台湾永续发展铺路。”此外,身为两岸当局的重要人物,更代表了达成“结束两岸内战状态,谋中华民族未来之发展。”的关键任务。同时,也以马鹤凌一生中最大的骄傲之身分,完成父亲遗命,建立个人生命璀璨的一章。最后,便就是在其具有马英九政治性格的使命感下,实践生命的意义:为台湾开太平。<nextpage>
  四、两岸和平协议最具关键性之人物:马英九,而非胡锦涛。

  台湾弱,大陆强;台湾小,大陆大。以小侍大,需临渊履薄;以大待小,须泱泱大度。在此格局之下大陆如果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和平发展便是唯一途径,也因此主动权掌握在台湾手上,间接者便落在马英九身上。因此,马英九将会成为影响未来两岸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两岸和平协议之签定,马英九除了须透过安内攘外的双重策略之外,也需妥善发挥政府团队的谈判能力与协商手段,让台湾能够同时维持基本利益,建立两岸关系之长期的互动架构,共创两岸互惠双赢的和平新局。换言之,马英九不仅应排除绿营的影响、说服与抗压并重,并且也需同时赢得党政共识,一致对外。此外,也需组成最具有公信力及执行力的谈判团队,以有利两岸议题之和平协商。最后,也应让所签署的两岸和平协议内容与执行,经得起台湾社会的检验并且获得有效确保。由此看出,两岸和平发展之主动权掌握在马英九手上,而非胡锦涛。两岸的政治议题无非需获得双方共识才能加以启动,但台湾对其的看法仍处于讨论阶段,唯有在获得台湾人民共识的前提下,胡锦涛才能对两岸关系做出更进一步的回应。因此,代表集聚台湾民意身分的马英九,才是握有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导权的关键人物。

  五、结论:完成不了天命、马将成历史罪人。

  综言之,两岸经济互动频繁与文化交流的提升,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与保障。如何把握当前发展的契机,签署更高层次的两岸和平协议与军事互信机制,将是具有独特政治宿命与强烈使命感的马英九,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外,也将是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此外,更是影响其未来政治生涯的重要因素。两岸关系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完成复杂又艰巨的历史工程,需要创新的思维和判断力,马英九如能解决两岸长期的政治难题,对其政治生涯与两岸发展具有重要意涵与贡献。换言之,在此时国际大环境、台湾一党独大、两岸关系和缓、民意与与论支持,不论是天时、地利、人和,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下,马英九倘若无法顺利推动两岸和平协议之签定,为两岸人民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将成为影响两岸发展的历史罪人。马英九此时不仅同时是党政军领导者,更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历史机遇上。牵一发动全身、千载难逢是马英九的两大良机。如果马英九无法开此良机,一举攻顶,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不但无法得到诺贝尔和平奖,更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该赢未赢,罪加一等,其历史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为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