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纽约飞鸿:亨廷顿的遗产 地缘政治三人行之二

http://www.CRNTT.com   2015-12-24 00:22:47  


亨廷顿
  中评社纽约12月23日电(评论员 司马三)生于1927年的亨廷顿于2008年去世,享年81岁。按一般标准,已可谓长寿,但看看年过9旬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至今仍活跃在国际事务舞台,会见各国政要,在各种智库论坛上发言,除了佩服这二老的精力脑力旺盛,难免要感叹亨廷顿英年早逝了。

  亨廷顿虽然生于纽约市,但自从21岁进哈佛读博,23岁拿到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间只有从1959年到1962年这3年间回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其整个人生几乎都是在哈佛度过的。

  波士顿虽然是自由派大本营,亨廷顿自己也一直是民主党人,但他的思想和学术研究却不受自由派“政治正确”观念的约束,加上在民主党执政期间,他长期担任政府智囊,为美国政府全球战略出谋划策,因此他的著作一旦发表,经常受到来自左派阵营的攻击。1968年,亨廷顿出版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与当时流行的“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思潮唱反调。亨廷顿在书中指出,新近脱离殖民统治的独立国家实际将经历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民主和自由并不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他认为,当社会动员超越政治机构发展时,新来者发现他们无法参与政治而产生挫折感。其结果便是反叛、军事政变以及政府失效。该书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难免不同步,并不必然导致政治稳定。作为他的名言:“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被认为是在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反动的专制寡头统治唱赞歌。

  正因为如此,在60年代美国校园学生运动最激烈时,亨廷顿在哈佛的办公室曾一度被学生占领甚至焚烧;有人还在他的家门上涂鸦:“战争罪犯居住于此”。吓坏了的亨廷顿不得不暂时逃出哈佛,外出避风头。

  最让亨廷顿声名永垂于世的是他另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此书籍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4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引起的反响,逾20年而不衰。

  上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几乎在一夕间崩溃,冷战结束,西方民主国家取得压倒性胜利。一时间,全世界以迷惑的眼光,看着西方国家在飘飘然中狂喜。亨廷顿的学生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出版了传诵一时的著作《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福山认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失败证明人类社会最后的历史是自由民主的历史,在自由民主阶段,人类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历史也就终结了。他甚至觉得,此后人类社会这种只有渐进式改良、而无剧烈变动的过程会多少有些无聊和枯燥,会让人有少年维特之烦恼式的淡淡惆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