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美台专家指两岸关系后势堪忧

http://www.CRNTT.com   2015-07-24 00:10:51  


美台学者希望蔡英文不挑衅,希望北京有耐心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7月23日电(记者 余东晖)虽然洪秀柱的异军突起让蓝营感到振奋,但美国和台湾学界在观察明年台湾选情时依然看好蔡英文,并对明年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势无不感到担忧。这从上周在“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一览无余。

  本来这是一个由台湾陆委会发起,由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台湾“对外关系协会”合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汇聚了美国和台湾的主流学者,以及原籍中国大陆的旅美学者,谈的是未来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美国与两岸的三角关系。不过全天的会议下来,给人的感受是,美国和两岸学者对两岸关系未来的走势都不乐观,大家都在说“她”(she,her),尽管台湾选举的两党候选人当时显然已是两个“她”,但大家没说出名字的“她”,其实主要说的是蔡英文。

  在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发出两岸制度化协商绝不能停滞等呼吁,并表达了马政府最后近一年内要尽最大努力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的决心之后,早上第一组的讨论主题就是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但与会学者讲的几乎都是蔡英文执政可能带来的挑战,没人谈洪秀柱胜选的可能性或可能带来的机遇。

  台北大学客座教授吴秀光指出,2016年台湾领导人更替会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国民党继续执政,马英九政府现在的政策会继续,但如果民进党当选,会给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变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因素、互动因素以及内部政治与两岸关系的关联等。他说,国际因素会影响大陆领导人对台强硬程度,美国支持台湾的力度又会受美中关系的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向好并无保证。

  吴秀光称,大陆相信台湾会选出“更有敌意”的领导人将使其对台妥协更困难,对台反应会更强烈。未来台湾有可能出现“更有敌意”的执政党领导人和“更友好”的反对党领导人并存的局面,这将对两岸关系产生巨大的触发效应。他认为,台湾未来领导人要知道,过去7年两岸关系的良好发展有可能很快恶化,需要关注台湾可能为此付出的代价。台湾领导人如果像陈水扁当时那样故意挑衅,就不能指望美国来拯救台湾。

  台海问题专家容安澜(Alan Romberg)认为,台湾不会正式宣布独立,因为台湾人民已经在陈水扁政府下尝到苦头,但如果“急独”状况真的发生,北京如果没别的办法促其转变的话,就有可能在某种压力下主动进行扭转行动。当然北京不会得出结论说对台动武符合其利益,台北也不会有理由为迈向独立承担后果。北京有可能在国际空间、经济上采取一些封杀的做法,并做好准备对台长期冷淡下去。

  主持研讨的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大家都说北京有可能在对台湾的国际空间方面做出改变,他担心这会在台湾民众中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负面势头。

  与会专家都认为,如果两岸关系紧张,大陆方面很可能切断陆客赴台旅游,台湾享受的国际参与空间肯定不会像马政府这么大。前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黄介正认为,相比较于切断陆客来台旅游和“断交潮”,对台湾影响更大的可能是国际参与的空间会受到挤压。不能参加世卫大会在台湾民众中产生的反应可能比某个国家与台湾断交更强烈。

  下午最后一组讨论主题是美国与两岸的三角关系,但专家们说来说去,又都说到蔡英文如果执政,可能给两岸与美国的关系带来的变数。

  台湾“对外关系协会”秘书长黄奎博说:“可能的情形是,2016年5月之后,台湾的她(she)反对大陆的一中原则或九二共识,大陆的习(xi)会觉得给台湾更多国际空间更不安全。”他指出,经济上薄弱的台湾对美国来说可能令人担忧,但对中国大陆来说反而可能是好事。政治上强调“现状”,不仅是一个“关键词”,更是保持区域和平稳定的“魔力词”,但三方对“现状”的定义其实各有不同,要维持和平稳定,要有三个条件:美国要遵守“台湾关系法”,不要逼台湾在美中有冲突的敏感问题上选边;台湾要自我克制,不挑战现行的地位和安排;大陆要继续拥抱定义现在两岸关系的某种政治模糊,不要强迫台北接受北京定义的一中原则或九二共识。

  西密歇根大学副教授王元康称,台湾自我认同是中国人的人越来越少,支持统一的人也在减少,这种趋势不是北京乐见的,不耐烦情绪正在滋长中。2016年大陆会在政治上做什么,我们不知道。当中国实力进一步强大到与美国平起平坐时,美国即便有心协防台湾却无能为力时,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