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经济和希腊同病相怜

http://www.CRNTT.com   2015-02-13 09:39:34  


 
  债务危机背后的冲突,令德国和希腊的选民为自身利益而角力。之后的事态发展,反映无论何处,政治都关乎本国,尤其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要求,并不符合经济融合所需要的条件和统一汇率制度所订明的政策纪律。

  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承受了长达6年的通缩压力。当时,几乎所有亚洲经济体都将货币贬值,以减轻衰退影响和通缩压力。但由于香港坚定维持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并未贬值。

  受这个决定所致,1997年至2003年间,消费物价下跌11.6%,而GDP平减指数下跌17.5%,名义GDP下跌9.5%。而由于物价大跌,实质GDP上升8%。

  失业率升至8.8%的高峰,实质利率也创下9.8%的高点,实质物业价格从峰值跌至谷底,跌幅达61%,业主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日本和欧洲也遵循,令情况逆转。 2009至2013年间,失业率平均为4%左右。累积计算,消费物价上升19.5%,本地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上升9.1%,名义GDP和实质GDP则分别上升24.5%和14.1%。而物业受到内部及外部需求推动,价格大升134%,令业主受惠,但许多没有物业的家庭却苦不堪言。

  有物业和无物业的人士之间,贫富悬殊情况日益严重,成为经济危机留下的永久问题,也成为社会上政治分化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问题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香港在政治上仍未实行民主制,但市民并不怯于集体上街表达不满,幸而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至少暂时如此。

  希腊选民为了泄愤,可以投票给极端的激进左翼联盟,但却无法利用选票驱走经济问题。同样地,无论是上街游行或实践更民主的制度,都无法收窄本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香港需要更明智的房屋政策,而希腊则需要稳健的策略,以推动经济增长。

  作者王于渐为香港大学黄乾亨黄英豪基金教授(政治经济学) 

  原标题:香港经济和希腊同病相怜 无法收窄富人穷人间的差距  2015-02-13 07:09:48 来源:和讯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