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对“九合一”选举中两岸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11-24 09:58:03  


  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讯/蒋侠文章《对“九合一”选举中两岸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分析认为,台湾“九合一”选举如同放大镜,暴露出当前台湾经济社会和两岸关系发展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岛内民众国家民族认同混乱,台湾民众在这个核心问题上长期存在严重分歧和对立,整个社会被蓝绿意识形态撕裂,这种内伤已扩散至方方面面,台湾经济社会几乎所有问题都可溯源至此。

  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所有地方公职人员的“九合一”选举,包括“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长、乡镇民代、村里长、山地原住民区长和代表,共9类,11130个职位,共19761人投入选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因“直辖市”与县市长选举同时兴行,“幽灵人口”没有操作空间,可检验蓝绿选民基本盘、地方政治版图移动和民意走向等,直接影响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笔者对此次“九合一”选战中涉及两岸关系的几个问题有以下思考:

  一、两岸、“统独”议题遇冷,但不可能一直回避。整体上,岛内民众对此次选举的心态,就是“冷眼旁观”。政治期望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全民政治冷漠,规模空前的选举反而选情偏冷,激情动员阶段已一去不返。有种说法“投票率高对蓝营相对有利”,民进党怕国民党挑动两岸议题、“统独”议题,提高北台湾投票率。但现在国、民两党支持率都仅在30%上下,国民党支持率的低迷并没有带来民进党支持率的上扬。我认为如果国民党强打“两岸牌”、“统独牌”,效果不一定好,反而可能引起民众反感。主要是两岸关系已进入一个“高原期”,台湾民众整体上有一种冷处理两岸议题的心态。“太阳花”学运事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经过半年沉淀,已逐渐回归平静。部分岛内有识之士开始反省,但台湾老百姓普遍回避,不想去碰服贸、货贸等两岸议题,能拖就拖。此次选举“去政治化”,最热的是事关切身利益的经济民生议题。但从长远看,台湾经济绕不开两岸,最佳的出路在大陆,东盟、美国、日本等只想取不想予。只是多数台湾同胞不太愿意接受“穷亲戚变富”这个现实。大陆可以等,但台湾等不起。现代市场竞争,机会稍纵即逝,再争取难如登天。比如,从2007年前诺基亚手机统治中国市场,到今年被微软并购仅隔7年,现在市场、资本、人才已流向新兴品牌,再翻身几无可能。如果台湾还想与韩国争一下的话,两岸议题不能一直僵在那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