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罗斯整合“后苏联地区”之困

http://www.CRNTT.com   2014-08-12 10:46:08  


从俄罗斯角度看,欧盟的东扩战略只是为了给自己打造一个“舒适地带”,俄罗斯整合独联体的欧亚战略,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身份塑造。
  中评社北京8月12日讯/马航MH17客机被击落之前,外界猜测吞并了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还将走多远,是否会把乌克兰东部也“收入囊中”。这起悲剧发生之后,猜测变成了面临巨大国际压力的普京可能会退多远,会不会与乌克兰东部反政府势力切割。事实上,如果不弄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后苏联地区的战略目标和行事逻辑,猜测普京“走多远”或“退多远”都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无论最终调查结论如何,乌克兰危机都与马航客机悲剧脱不了干系。而这场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撕下了俄罗斯与西方所谓地缘经济竞争的“伪装”,让这场围绕“后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的政治对抗裸呈出来。

  “俄罗斯套娃”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堪称“忽视”,因为当时俄政策制定者热衷的是如何把俄罗斯变成“西方国家”。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之初,包括俄罗斯学者在内的很多国际学者,都认为这个组织将会是一种“过渡”形式,主要功能是确保“和平分手”的顺利完成。美国学者保罗·戈布尔当时甚至称独联体为苏联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从1990年代中期起,融入西方的希望破灭后,俄罗斯开始实施所谓的“独联体工程”—试图把独联体国家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1995年,叶利钦签署法令,表明要在独联体国家间建设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并寻求巩固俄罗斯在该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俄罗斯实质性地强化针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始于普京时代。1999年任俄总理时期,普京就把对独联体外交升级为俄罗斯的外交优先。以某组织成员与俄罗斯关系亲疏和俄对该组织的控制力为衡量标准,后苏联地区的地缘政治结构酷似“俄罗斯套娃”: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组成“俄白联盟”;俄、白与哈萨克斯坦组成“欧亚经济联盟”;俄、白、哈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组成“欧亚经济共同体”;俄、白、哈、吉、塔、乌加上亚美尼亚组成“集安组织”;“集安组织”成员加上阿塞拜疆、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土库曼斯坦就是独联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