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普京的如意算盘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09:45:01  


 
  西方不愿加大制裁力度,主要是因为欧洲国家与俄国有很紧密的经济联系。虽然同俄国贸易活动不多的美国与欧盟誓言,要制定实行进一步制裁的框架,并在普京派军进入东乌克兰时启动,但要找到不损害欧洲利益的制裁方法并不容易。

  尽管如此,在国际地位上,俄国却为其行动付出了惨重代价。索契冬奥会带来的友好关系和软实力即刻烟消云散,俄国目前就差被八国集团赶出去。俄罗斯在联大面临一轮尴尬的投票,有100个国家对它的行为表示谴责。而且,在海牙核安全峰会结束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俄罗斯身为地区强国,对邻国的侵略性策却暴露出其内心的脆弱。

  普京究竟在不在意这些制裁措施?答案取决于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真如某些观察家所言,普京的侵略行为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那其结果可以说是成败参半。按照这种解释,普京害怕在与俄国有深刻历史渊源国家的影响力被削落。但尽管俄国对东乌克兰俄罗斯族的影响显而易见,吞并克里米亚总体而言却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影响力降低,而且赋予普京厌恶的北约新的活力。

  普京或许还担心乌克兰革命成功可能重新激起抗议活动,类似活动曾在2012年他从梅德韦杰夫手中接任总统时,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在吞并克里米亚后,普京的国内支持率飙升,任何抗议活动削落——更不用说推翻——其政府的可能性非常低。

  还有人认为,恢复俄国的全球“大国”地位才是普京的主要目的。普京曾是被派到东德的克格勃(KGB)特工,也曾感叹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事实上,普京往往被形容为对西方怀着满腔愤怒,因为认为俄罗斯遭受不公平待遇而觉得被背叛与羞辱。在普京看来,让俄国加入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及邀请俄大使参与布鲁塞尔北约会议等表面姿态,均不足以补偿北约向俄罗斯边境扩张、在东欧部署反弹道导弹、或肢解塞尔维亚的行动。推翻利比亚强人卡扎菲,和不断削落受到克里姆林宫维护的叙利总统阿萨德总统的实力,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如果地位问题是普京在克里米亚行动的主要动机,那么西方应对之策的冲击,可能会比现在很多人认为的要大。索契冬奥会前(八国集团原定于6月召开会议),普京曾提出增强软实力是俄罗斯的重要目标——他在乌克兰动武导致实现这目标的难度明显加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巴马声称俄国是因为内心的脆弱而采取行动的地区强国,将俄国逐出八国集团可能恰恰击中普京要害。普京在乌克兰的行动无疑为俄国带来了短期效益,但同时也意味着不那么明显的成本,普京的大胆举动是否值得,还有待评估。

  作者Joseph S. Nye是哈佛大学教授。

  英文原题:Putin’s Calculus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