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北师大为沈培平“私人定制”让大学蒙羞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12:15:40  


 
沈培平的就学履历

  在获北师大博士学位之前 是否已获硕士学位?

  根据2013年1月28日云南日报刊登的沈培平个人履历,沈培平在保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之后,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前,有过两段学习经历:1986.08-1988.07在云南教育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脱产学习,1999.09-2002.07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履历没有指出这两段经历所对应的学历或学位。据记者了解,函授学院没有资格授予硕士以上学位。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下称《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换言之,获得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的硕士研究生学力认可后,沈培平有能力向任何一家大学申请获得相关硕士学位。

  在此背景下,沈培平于2004年至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并直接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规定》对博士学位授予的资格要求中,开宗明义第一条即是“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在未明确获得硕士学位的前提下,暂不考虑文科跨理科的难度,沈培平的授博资格已然存疑。

  但对于沈培平的情形是否符合北师大自身的学位授予规范,资源学院代院长、分党委书记刘学敏两次拒绝向人民网记者置评。

  “我现在正在接电话,没法跟你说。也不方便说,调查的案子按调查的来吧。”刘学敏在电话中对记者作上述回答后,直接挂断。

沈培平的教授资格

从博士毕业到成为教授,仅花了5个月时间

  2007年7月,沈培平从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年12月,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资源学院兼职教授。

  不考虑其他同时授予的职位,沈培平从博士毕业到成为教授,仅花了5个月时间。尽管只是兼职,相比大多数学术研究者攀登这段职称之路所要通过的重重关卡:讲师、副教授、教授——通常每个阶段要花费全职的数年或十数年——他的效率不可谓不高。

  被刘学敏电话拒绝置评后,记者11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找到他本人。再次拒绝采访之前,刘对聘沈为教授的程序短暂回复:“有争议就有争议啊,这也没关系。聘请外专,不是按学校的这种正常的(程序)来走的。”

  根据学院官网上的记录,沈培平除了担任委员、兼职教授外,还曾经兼任学院的教师,专业和方向都是资源经济。但资源学院教务处和院办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见过沈培平,有些就职不过两三年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不过,工作人员也说,外聘专家太多,没见过很正常。

  但学习自然地理专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沈培平,兴趣和主攻方向似乎都在普洱茶上。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云南省普洱茶产业发展研究》,定位是“为云南省政府进行普洱茶产业化决策提供背景研究支持”。导师二人,一是北师大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另一人就是刘学敏。

  他与刘学敏还有许多共同担任课题组长的研究论文,集中发表于2006-2007年间,其中一些题目包括:《中国普洱茶的生产与市场研究》、《拓展茶叶相关产业,提升普洱茶竞争力》、《思茅市茶产业结构与产业化提升研究》等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