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刚:中共大规模反腐超预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10:44:05  


 
  这不仅因为对这些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可能直接影响官员自身的提拔和升迁,也在于这些指标本身即意味着重大物质利益。这些利益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贪腐方式来转化为个体利益,这样才能给官员和其所在单位带来无穷尽的激励作用。不可否认,GDP主义在推动中国政府转型和发展经济方面,曾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物极必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经过了急于起飞、片面追求速度的发展阶段,如果任其继续主导中国政治的运行规则,前面谈到的各种问题也将会不断恶化,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尽管有识之士早在10多年前就看到GDP主义的副效果,并大声疾呼进行改变,而上一届领导人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理念,也包含想要改变GDP主义的因素,但由于受到国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国内既得利益的干扰,GDP主义文化不仅没有被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所打断,反而有所强化,并且由一种官场文化逐渐扩散为全民文化,职业道德、社会道德、法律规则和人际关怀,让位于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从本质上讲,对权力监督的缺失导致了腐败的恶化,而恶化了的腐败又必将强化GDP主义。这是因为很多腐败行为,只有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语境下才能被正当化和常态化。

  GDP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官场泛滥并难以遏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官员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直接受惠于疯狂追逐的经济指标的实现;而将官员利益与这些公共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重要实现手段,在于形形色色的贪腐形式,或可称之为看不见的利益输送手段。从中共内部的正式制度以及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官方意识形式来看,官员并不能合法合规地从疯狂追求GDP中获得大量个人利益。

  研究表明,中国公务员和国有部门内部,和社会的薪酬差距在名义上与很多国家相比,都更显得平均主义。但为何中国的“公务员热”愈演愈烈,和各种长期存在但并不合法的腐败方式帮助输送利益,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潜规则”横行泛滥,正式规则被非正式规则取代,经济利益成为衡量一切成败得失的唯一指标。这是今天中国各种社会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将改变现有游戏规则,从而可能从根本上撼动官场GDP主义。大量官员的落马和公款浪费行为的遏制,导致整个公务系统和国有部门处于非常谨慎小心的状态,支持“官本位”的各种“潜规则”处于瓦解消失状态,明文规定重新被人们重视。在新的政治语境下,官员们由于缺乏各种灰暗状态下的利益输送渠道,来帮助实现个人和集团物质利益,自然在追求经济指标方面会失去劲头和兴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