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毛四维:中印《边防合作协议》解读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11:06:07  


 
难防边境纠纷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看到,执行《边防合作协议》是能够避免双方擦枪走火,但不可能防止双方发生纠纷,出现对峙。原因很简单:所谓中印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线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在有争议地段,地面实际控制状态并未定型,双方都遵循自己认定的界线,无论在心目中、在地图上、还是在地面上,都不存在一条双方共同认可的不可以越过的界线。这是纠纷和对峙的根源。

  回过头去看,过去的几份中印边防合作文件首先都强调,“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将严格尊重和遵守中印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线。”然而,在这份新签订的协议中,这一极为重要的表述不见了。因为现在大家都清楚,问题恰恰就在于事实上没有这样一条线。1996年文件中还有以实控线为基准、在其两公里以内或10公里以内当如何如何的规定,这在争议地区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边境地区的现状也难以稳定下来。据印度媒体报道,签订此协议是由中方动议,中方最初提出的文本里有“双方在实控线20公里范围内不得修建新的设施”的规定,但遭到印方的坚决反对。印方表示,中方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早于、大大优于印方,印方自然不能接受把这样的现状固定下来,而是要奋起直追改变这一现实。

  因此,印方在谈判中强调“相互同等安全的原则”,即中印边境地区双方情况和条件有很大差异,在包括军力部署、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不能用同一标准对双方进行相同的限制。印媒还有报道说,10月23日,在协议签署后,印度驻华大使回答了印度记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说印方在边境地区的公路建设计划将不受影响。

  其实,在这里,“相互同等安全”取决于某一方的主观判断,往往难以形成双方共同接受的量化标准。由此可以预见,双方在边境地区竞争优势的角力还会继续下去,局势会处于经常变动之中。

  这就是中印双方今天正在面对的现实。毫无疑问,尽早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双方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然而,中印边界谈判的漫长历史早已告诉我们,由于争议面积太大,任何一方都难以做出实质性让步,谈判前景可谓渺茫。在这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如果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解决,那么,通过核实实控线将其临时处置、长期搁置,或许是打破僵局的一条出路。

  作者毛四维是中国前驻印度和巴基斯坦外交官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3年10月29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