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竹立家:未来五年的中国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4-14 10:01:52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讯/“未来五年,中国的改革主题和中心议题将发生重大变化。”3 月17 日全国“两会”结束之际,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独家对话《中国民商》,解读和分析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中国改革的议题、改革的重点和改革的路径。

  “公正”将成为未来改革主要议题

  《中国民商》:您为什么说,未来5 到10 年,中国改革主题和议题将要发生重大变化?

  竹立家:以“公正”为核心重构我国改革话语体系是实现我国社会现代的关键环节。过去三十多年,我们改革的中心议题是解决贫困,这个问题基本已经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完成。未来五到十年乃至三十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改革的主题将转变为解决社会的公正性问题,就是要真正实现公正的平等,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向全世界展示在新时期新阶段、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社会主义理念在中国的“新现实”。

  中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改革的不确定性、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强。如果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在以公正为价值导向的改革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发展进程和权力制约方面没有突破,中国的发展前途堪忧。

  《中国民商》:应该如何理解重构“以公正为核心的改革话语体系”?

  竹立家:这里面,要确定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重申个人基本权利,像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政治发展来讲,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这五个基本权利。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强调要真正的体现老百姓的这五个权力。如果老百姓的权力实现不了,就很难对公共权力形成有效制约,就很难遏制公共权力的腐败,很难使公共权力成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权力,就很难实现老百姓在权力机构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就很难谈得上真正意义的民主与民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中国民商》:作为在2006 年最早提出限制“三公消费”的学者,您对李克强总理代表本届政府的“约法三章”,有何感受?您认为“约法三章”怎样落到实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