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安倍访蒙触及中国核心利益吗?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09:23:46  


 
  更令蒙族知识分子不安的,是他们本身分享了矿业开发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抱持遭到入侵的怒气,另一方面却不由自主分享经济成果,便对自己的矛盾产生一种怨恨,这无法在语言上表达,或在行为上反映,如此默默承受潜在煎熬,将蒙汉的隔阂压制在看不到也听不见的深处。

  虽然内蒙知识分子有失落感,甚至产生对蒙古国作为祖国的心理,以强化在国内与汉族争取平等地位的杠杆。可是,蒙古国的国民仍习惯将内蒙的族人当成中国人,中国蒙古族也感到蒙古国过于欧化,已失去文明精髓。这样既认同又疏离的氛围,使未来的可能性变得复杂而难料。

  蒙古国的宗教复苏带来另一层复杂性,蒙古国与西藏的宗教交流已久,大量喇嘛接受德兰萨拉补助,前往接受养成。宗教联系本身固然不必具有政治性,但宗教在世人众目睽睽之下,岂能不成为政客思以掌握的猎物?因此,就算宗教活动恪守分寸,依旧提供外人一种可用的战略机会。

  大背景因而是,蒙中矿业发展带来莫名疏离,蒙中历史视角与主体位置提供借题发挥并无限升高的理论基础。而蒙古本身也因为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苏俄来面对中国,已经产生要在俄中之外寻觅第三邻国的愿望,最佳候选人若不是美国,就必然是日本,或两者皆是。安倍访蒙,说明日本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战略机会。

  不只有日本而已,自2000年起,华府与日韩均加强与蒙古联系,2012年夏天美国前国务卿希拉莉访蒙,尤其受到各方关注。蒙古具体提出希望发展“第三邻国外交”,平衡以往只能在俄中两边择一依赖的困境。

  近十年来特别在美欧军事介入最深的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蒙方都不遗余力派军加入活动,也获得美国2004年起建立两军“可汗探索”(Khan Quest)联合演习的回报。去年3月在北约芝加哥峰会,华府安排蒙方成为该公约“和平伙伴”(Partnership for Peace)。

  日本社会各界更都积极联络蒙古,在日本近代史上流行一种印象,即满蒙是人类文明起源,至今关于满蒙的想象充斥日本民间文化产业,从《赤月》、《李香兰》、《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王弟》等影片中,可体察到处处流露的浪漫情怀。事实上,只要蒙古国或内蒙学者愿意,总能在日本找到留学补助。

  美日成为中国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以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为理想的中国,正被迫回到保护核心利益的心态中,来因应“事端围堵”圈在周边形成。从印、缅着手未必成功,因为印度有不结盟传统,而缅甸中国则有长期默契,但从藏、疆、越、菲、港、台与日本的事端不断。蒙古呼之欲出要成为下一颗棋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