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金融体系的“失衡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08:54:18  


中国金融改革如何争取“主动”,需要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
  中评社北京4月11日讯/“中国需要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并明确发展的路径,而不能在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不成熟的状况下过快地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最新一期《财经》杂志(2013-04-07出版)登载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的评论文章“金融体系的‘失衡风险’”,详文如下: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国内金融改革步伐却显得落后。这样的不平衡是否会带来严重失衡风险,需要仔细考量。

  中国的整体金融改革思路十分明确,即对外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并开放资本账户,对内则主要是推动以利率市场化为中心的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拥有众多拥趸,起步清晰而轻松,但利率市场化却存在非常多争论,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径。

  ■ 资本账户开放破题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以点及面的趋势,以香港为中心,台湾和新加坡的离岸市场清算银行也在近期逐步确立,亚洲之外,伦敦也开始争夺人民币离岸市场,进展显得十分顺利,这也意味着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新的一年将有更加显着的发展。

  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从推动进度来看,离岸市场呈现节奏明快的特点。

  离岸市场之外,深圳前海地区金融试验区的开闸,也意味着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开始破题。从对前海的安排来看,其事实上呈现出“对外开放、对内半隔绝”的状态,具体来看,前海通过香港与海外市场连接,能够承接来自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但却需要用于当地的实体经济建设,不能将资金直接输入境内金融系统中。

  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资本账户开放,但通过各种形式,中国对于资本账户的管制力度,却开始明显减轻了,在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明显的通过贸易形式变相“打通”资本账户的态势,这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境内外的货物流,从而实现人民币资金的内外搬家,从而达到套利的目的。

  很多观察人士也发现,中国的出口数据在过去几个月却一直表现得十分强劲,贸易顺差也一直处于高位。这与近期资本流入的状况相符,表明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贸易渠道实现。

  当然这些仍是一种“暗箱操作”,但跨境人民币贷款在前海地区开闸,则为资本账户的真正开放进行早期试验。

  QFII及RQFII扩容后,中国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证监会在“两会”期间发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按照此次发布的新规,RQFII试点机构的范围将由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扩大到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者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在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