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巴德翰:中国与印度的痛处

http://www.CRNTT.com   2010-11-26 12:08:03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讯/中证网昨天登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普莱纳伯•巴德翰的文章“中国与印度的痛处”,内容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前脚刚走,中国总理温家宝随后展开印度之行,而此举也再度为媒体炒作中印两国在全球经济中日渐增长的影响力提供了良机。而这两大经济体的缺陷也必将再次被掩盖在光环之下。

  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相对停滞后,这两个合共拥有全球2/5人口的国家在过去30年里经历了快速的收入增长。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服务业(特别是软件制造和业务流程外包等)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他们对全球企业的收购行为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近来关于这两大经济体铺天盖地的反覆报道似乎已经令一些站不住脚的表象变成了人们的常识,结果两国内部的真实情况反倒被忽视了。

  比如说,从产品附加值(即扣除了原料和组分成本之后的产品价值)的角度来看,与普遍印象相反,中国并不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对全球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贡献只有15%,而美国却有24%,欧盟也有20%。

  与此类似,尽管印度的信息技术服务业闻名世界,但该行业的就业人数仅占印度总劳动力的0.5%。因此,仅靠这一部门还不能令印度的经济成功转型。

  此外,中国的经济增长普遍被认为是出口拉动的,但殊不知国内投资也是主要动力之一。即便是在2002-2007年那段国际贸易大肆扩张的鼎盛时期,出口(从附加值角度看)对GDP增长的贡献仅为1/4多一点,反倒是国内投资的贡献更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