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南大的“教授治校”是“望梅止渴”?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09:59:00  


 
  观察

  教育改革没有理想国

  南方科技大学虽然至今没有得到批复,但因其传闻中独立的治校模式,早已广受关注。对于这所筹备中的高校,无论是深圳市还是教育部官员,都曾表示关切寄予教育去行政化的厚望。不过,行政主导官场习气浓厚的教育积弊,不是说改就能改。信誓旦旦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大,至今未能获得批准就是明证。

  不仅如此,透过《人民日报》的报道,我们还看到,校舍维修、买台电脑都要一两个月,程序之繁琐效率之低下令人瞠目结舌。可见,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运作形式没有发生变化之前,官僚化和行政化还是牢牢主导着教育系统的运作。因此,如果不能解决以上问题,南方科大的美好目标就很难实现。

  所幸,教育、科研、学术之于一国的重要意义,高层明了于心。积弊日深的中国高校,让高层也坐不住,对新教改的重视被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但光有期待是不够的,更需要有行动。对新教改的真正推动和支持,不在于停留于纸面,而在于真正破除窠臼,譬如实实在在支持南方科大独立办学的方针。

  试图践行独立治学的南方科大,迥异于其他高校之处在于,从没有出生那刻起就希望去行政化、实现教授治校。这必然会遭受很大阻力,因此,如果南方科大真的被各界寄予改革厚望,就应当最大程度支持。事实上,南方科大筹办过程遭遇的行政化窠臼,至少给公众以警示,教育改革没有理想国,改革注定是异常艰难的,脚踏实地奋力前行需要耐心。

  评判

  阻力大小看诚意

  知情人介绍,南方科大在招生改革、院系设置、教研模式等所有领域都遇到了行政审批的困难。“去行政化”要依靠行政审批的方式来完成,本身就是一个悖论,遇到一些现实中的困难本就应该在预期之中。笔者想问的是,既然为“实验田”为何不给实验资本和条件呢?

  实验田需要的不光是正常种植业所需的种子、阳光、水价和肥料,需要的不光是“风调雨顺”式的靠天吃饭,而是必须要有政策的倾斜。否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的“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就会变成一个“明日复明日”式的命题。相关教育部门的改革诚意,也会在这种拖沓中,变得荒凉无比。

  要南方科大这块“实验田”不走寻常路,具体来说,其行政审批就应该像当年特区的建立那样突破掉所有的条条框框。只要硬件设施建设到位,该招生就要招生,该开学就要开学;只要师资力量到位,博士点、一级学科、国家课题都不应该吝惜……“试验田”本来就是要允许错误发生和存在的,半点资源都不给,拿什么让朱清时来搞实验和犯错误,拿什么说朱清时会成为“蔡元培第二”?

  南方科大的阻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就看行政权力是否有勇于践行“去行政化”的胆识、魄力和诚意。如果有这个胆识、魄力和诚意,则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成为困难;如果没有,则再小的审批都可能成为南方科大成长路上的拦路虎。(王传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