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国民党民进党 先甩掉包袱者赢

http://www.CRNTT.com   2008-11-24 12:08:32  


国民党、民进党,谁能先甩掉包袱呢?
  中评社香港11月24日讯/台湾《中国时报》今天发表社论,评析国民党、民进党目前的症结,认为“谁能率先甩掉包袱 谁就是赢家”。全文如下:
 
  上个周末,朝野两党都在忙碌中度过。国民党举行了第十七次全代会临时会,破纪录地增加了五名副主席,加总起来国民党现在已经拥有八名副主席了。民进党则是齐聚在本土社团所举办的“台湾咱的‘国家’”晚会中,这场聚会名义上是要谈“主权”讲“人权”的,实质上依旧是场“挺扁大会”。这两场政治活动,相当生动地点出了两个党的各自问题。 

  尽管这两场戏码都有演给台湾民众看的寓意,但无例外都突出了两党当下所必须面对的最重要课题:“安内”为上。摆不平内部,其他谈再多其实都没用。形象、政纲再强的政党,内部若是掣肘不断、自乱阵脚,碰到选举什么战力都发挥不出来,选败了讲什么都是白搭。这或许是朝野两党都摆脱不了的宿命。 

  先看国民党。一字排开八位副主席,别说国民党自己的党史,就算翻阅世界政党史,都看不到这种阵仗,等于说光是主席加全部副主席就可以开个“副主席团会议”了,整个安排既未突出“接班梯队”的态势,亦未呈现出“世代交替”的风格,至于“清新改革”就更不必提了。这种安排讲好听是“团结”,讲难听就是统统有奖的权力分赃。说再白一些,国民党终究就是国民党,权力安排的考量永远大过社会观感,也难怪国民党在多数民众眼中的刻板印象永远都去除不了。 

  至于民进党,看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注定是要与陈水扁绑在一起了。蔡英文主席其实比谁都清楚,民进党未来要逆势再起,第一要务就是要与陈水扁切割;同样的陈水扁自己也心知肚明,他未来要在逆境中突围,第一要务就是紧抱民进党不放。当两种完全矛盾的目标撞在一起,就像我们在晚会中所看到的画面,满场群众弥漫着挺扁氛围,蔡英文一人高倡“人权”后“快闪”,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蔡英文愈是迂回切割,群众挺扁声浪愈是更坚实。这预示民进党要迈入一个“没有陈水扁”时代,恐怕根本做不到! 

  换言之,朝野两党都有各自挥不掉的包袱,展望未来的岁月,用比较残酷的话说,哪个政党身上的包袱能发挥更大影响力,哪个政党注定就是下一阶段政党角逐的输家。 

  国民党所面临的全是老问题。都已经在野了八年,昔日近乎腐朽的政治文化还是未见褪尽,论字排辈、内斗内行…等等令人诟病的旧习性,永远都是如影随行;八名副主席的安排,已经将管理学上的“帕金森定律”发挥到极致,它的实质功能与领导副手完全无关,仅只是为了避免各方人马的无端反弹。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它将权力接班的时程无限期延后,也提供了各路人马更多蓄积能量的机会。只不过,如果这般复杂的安排,在未来不能帮助马政府将政绩提振起来,就算再扩张成十六个人来当副主席,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民进党同样也没得选择。陈水扁毕竟是昔日的领袖,过去八年的岁月,陈水扁与民进党等于就是连体婴,民进党因为陈水扁而得享执政荣耀,如今却也因陈水扁涉及贪腐而堕落蒙尘,整个民进党的领导精英,不论派系、世代,谁能与陈水扁切割得一清二楚?理性的事实认定上,扁家究竟有无贪污洗钱,谁心中会没数?但在感性情谊上,谁又能完全一刀切呢?等着看吧,待检方侦查终结迈入起诉阶段后,扁也随即要交保候审了,届时势必又是如同猛虎出柙,随着审判时程,未来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甚至更长,扁肯定翻炒议题,拉长战线,以政治对抗司法,小英能不被边缘化就不错了。另一方面,审判过程中也势必进一步披露更多绿营不堪闻问的贪腐内幕,民进党既然已经错过了切割的黄金时间,也只能概括承受了。 

  二○○八快接近尾声了,这一年朝野两党都过得并不愉快,国民党赢得了丧失八年的政权,但并未带来“马上好”,声望跌停到令他们自己都觉难堪,一场使劲演出的临全会,除了多了五位副主席,并未让人“一新耳目”;而民进党则是到现在都还未从丧失政权的阴影中回神过来,与扁要切不切的两难,还会在未来的岁月中持续折磨这个政党。结论是,哪个政党能率先甩掉包袱,就会是下阶段的赢家。
 
  (来源: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