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高雄厦门港口经济合作机遇与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5-22 00:06:49  


 
  一般认为,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优势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其内涵包括港航及以港航为依托而发展的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联产业。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与资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历史演进视角观察,高雄港口经济的发展明显经历了兴盛与衰退的过程,目前要摆脱发展困境面临不少挑战。作为后起发展的厦门港口,与高雄区位相近,是隔海相望的港口城市,双方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血缘、地缘、文缘联系,而且也有着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两地交往交流的历史悠久。在当前形势下,积极推进高雄与厦门港口经济的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两个城市特别是高雄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二、高雄港口经济的衰退

  高雄港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国际港口,自20世纪60年代起伴随台湾经济发展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高雄港口在全球航运界的地位快速上升。1986-1987年,高雄港集装箱呑吐量连续2年全球排名为第3位,198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77.9万TEU。①高雄港在全球贸易主航线中已跃升为东亚第一“洲际枢纽港”。高雄港的繁荣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关联的工商经济发展,随着高雄临海工业区建设发展,高雄市区范围扩张,形成大高雄都会区。

  (一)繁荣局面下的潜在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高雄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全球排名略有波动,但自1993年至1999年,又连续7年保持第3位排名,基本维持着“洲际枢纽港”的地位,1999年集装箱吞吐量提升至698.5万TEU历史新高。②尽管如此,在表面稳定局面的背后高雄港实际面临的潜在危机已逐渐增大。

  一是,支撑高雄港繁荣的台湾经济开始弱化。由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改变结束了台湾经济高速增长,台湾进入转型发展,以往对外贸易“大进大出”的繁荣景象逐步消失。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电子资讯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逐渐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与主要出口产品,而这些高科技产品大都价值高、体积小,空运需求超过海运需求,高雄港拓展业务空间因而大幅缩小。特别是,台湾产业的空间布局是北部以电子科技产业集群为主,而以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则是集聚传统的重化工业、钢铁、石化及机械等产业。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后,台湾长期累积并被压制的各类社会矛盾不断爆发,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高雄地方经济在此起彼伏的环保运动、劳工运动等的冲击下踟蹰不前。

  二是,大陆经济崛起发展,高雄港的“抢先”优势减弱。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内部巨大市场的潜力日益显现,并日益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沿海港口也相应加快发展。在此背景下,海峡两岸的国际物流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国际物流经高雄港海运转口量趋于减少。而作为大陆改革开放“窗口”的香港港口业则从大陆制造业快速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大幅增加中获得极大利益,1987年起香港跃升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和最繁忙的集装箱运输中心。特别是,由于海峡两岸迟迟未能实现“三通”,两岸间接贸易往来大都要通过香港中转,香港因此成为高雄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