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会专访:高洪谈疫情后的中日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0-05-17 00:01:5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照片为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香港5月17日电(记者 郭至君)2020年伊始,一场出人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打乱了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的节奏。而疫情带来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医疗与公共健康领域,也涉及到了政治、国际关系、经济、社会认知、心理等多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高洪日前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专访,具体谈了后疫情时代中日关系应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今年上会的提案。高洪认为,中日两国合作抗疫对进一步改善中日关系有积极推动的作用和深远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并不能忽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杂音,因此,保持中日关系健康平稳的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

  高洪对中评社记者表示,中日两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守望相助,为全球“抗疫”树立了良好典范。同时,作为相邻大国相互施以援手,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对改善后的中日关系行稳致远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疫情过后,中日间政治与外交上的大事是重启原定于今春习近平主席对日本的国事访问,以及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同时,双方在产业供应链上的结构调整、规则与标准完善修正都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高洪说,从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来看,日本的政治主流态度是,既不帮美国打压中国,也无意给中国“抬轿子”。在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上有一些杂音。例如,日本政府推动日企撤离中国,并在台湾问题上出现策应美国的苗头。可见,保持中日关系健康平稳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

  此次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但有危机也有转机,对于新冠疫情是否会推动中日两国制造业分工合作新机制的形成这个问题,高洪对中评社记者表示,新冠疫情有警告日本不能把鸡蛋放在“中国一个篮子“里的一面,但他认为推动中日两国制造业分工合作新机制的形成的面也真实存在。

  高洪指出,第一,此次疫情中的良好互动增进了双方交流合作的政治意愿与民意基础。第二,中国率先取得“抗疫”初步战果,恢复生产后,逐利的在华日企并不想、也不能轻易放弃中国市场和产业链。第三,中国的在线经济、居家经济生产生活模式给日本很大启发。过去,日本偏重实体经济并非在线技术上做不到,而是观念难以改变,不愿摒弃固有的生活方式。看到中国生活在“云端”的诸多便利,日本民众的意识悄然发生变化,而这也将影响到中日之间今后的经济活动。第四,中国的“新基建”,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起效后,数字经济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日本渴望今后在参与“新基建”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五,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有日本企业的发挥空间,中日仍可以在第三国展开合作。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