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台湾人”概念之演变

http://www.CRNTT.com   2017-07-30 00:10:40  


 
  国民党内最早公开提起“台湾人”概念的是蒋经国。1972年台湾退出联合国、中日恢复邦交、钓鱼岛事件等动摇了国民党“法统”的基础。以此为契机,一批在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世代开始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与民主化为目标的挑战。他们要求国民党政权面对统治区域只及于台湾这一现实进行改革及“国家建设”。

  1987年7月27日,蒋经国在宴请几位台湾人耆老时说道:“我在台湾业已住了四十多年,我也是台湾人了”,在台湾社会引起极大的震荡。自此,有关“台湾人”、认同问题的议论在岛内逐渐展开。曾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王作荣认为如果将蒋经国的“台湾人”之说与其本土化政策相连结起来看,他的“台湾人”内涵里边包含了希望台湾岛内族群融合、台湾内部整合及自己在台湾落地生根的意义,同时也可看到他此说也藉国民党的落地生根与族群融合而改变国民党外来政党的形象,强化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正当性之目的。但从他过往言行而言,他的“台湾人”是中华民族下面的台湾人,是中国人的下位概念,因而也是一种族群性的概念。

  1988年蒋经国去世,本省人李登辉继任“总统”。因为蒋经国晚年的开放政策使台湾社会面临巨大的转型。虽然李登辉晚年受到“台独教父”的批评,但如果我们今天用后见者之明研究李登辉当年的言行,却可以发现,当年李登辉的政策还是基本沿着蒋经国的路线在走,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情怀,并且企图在两岸关系上有所作为的。在继任之初,他利用台湾社会要求改变蒋家政权以来专制独裁统治、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权力分配不平衡、正视台湾社会要求将台湾的政治建构进行更适合台湾现实的转变的要求,以台湾社会的民意为武器,逐渐在国民党内政治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在把握实权后,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给占据台湾一省又声称代表全中国、在国际社会几乎得不到承认的“中华民国”给予定位的问题。即如何对台湾及台湾人下定义的问题。

  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曾制定《国统纲领》,成立“国统会”,并一再表明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1994年李登辉发表“反共不反华,反独不反台”的见解。1995年李登辉首度提出“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概念。在1996年的“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中华民族能历5000年而不坠,端赖优秀文化的维系”。“海峡两岸没有民族与文化认同问题,有的只是制度与生活方式之争”。李登辉并呼吁:“海峡两岸都应该正视处理结束敌对状态这项重大问题,以便为追求国家统一的历史大业,做出关键性的贡献”。李登辉对“台湾人”的定位则强调共同的历史经验:“五十年来的祸福与共,已经让我们成为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1998年,李登辉在马英九竞选大会上用“新台湾人”概念为马英九拉票。他的“新台湾人”内涵,正如他在第二任就职演说中提出的也就是强调共同集体经验的“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台湾人”。虽然李登辉执政后期提出“两国论”,但其执政12年间,一直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民族”,所以他的“新台湾人”也是中华民族的台湾人,也就是中国人下位的台湾人。因而也是一种族群上的概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