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两岸民意冲突话语特征及弥合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19-07-16 00:10:02  


 
  台湾学者当年提及“台湾民族论”就曾经忧心忡忡地说:“‘台湾民族论’暗藏着把省籍矛盾、地方性(地方主义)层次的摩擦无限上纲为民族、种族矛盾,搞出一种假象,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视野蒙住,甚至于有意蒙住老百姓的眼睛,我忧虑这一种论调的持续将给台湾带来不测的灾祸。”如果说这种灾祸放在过往,还只是造成岛内的族群割裂、动摇政治秩序的话,放在今天的两岸,随着双方接触的频繁,本应该共享的政治符号被置之不理,大陆珍视的政治符号被抹黑,而岛内自己的政治符号则神圣化、无限拔高,这肯定不能带来两岸的大和解、大融合,所谓“三通”之外的“第四通”即心灵相通也就无从谈起。话语符号,这一两岸政治情感的“镜子”,成为了阻碍两岸政治话语通往理想模式的关卡。

  三、两岸民意冲突的解决路径

  既然两岸民意冲突主要反映为话语符号的差异并折射出双方政治情感的迥异,那么对它的化解办法就和一般性的群体冲突有所区隔,而是需要突出它的话语特征并将之纳入两岸关系的融合发展进程中去。话语理论的核心要义是揭示出话语现象背后的权力争夺和意识形态规训特质。因此,话语冲突的化解也就离不开话语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意识形态的再次建构。就目前两岸民意冲突的“鸡同鸭讲”话语格局而言,一方面要重视两岸话语民主与话语权力的关系,认识到只有通过话语民主,才能凝聚起相应共识,也才能够使得多方对于两岸话语求得相应一致的表达;另一方面要及早建立一种新的两岸意识形态,进而以此为意义核心来催生出两岸民众间的新话语体系。

  1、促成关心台海事务的公共群体茁壮成长。从上世纪80年代两岸恢复人员往来为发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台海之间形成了一个瞭解台湾、熟悉大陆也关心两岸关系的公众群体。就大陆而言,在2008年开放对台个人游之后,去过台湾的大陆游客对于台湾的认知和感受从过往的教科书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而他们在返回大陆之后的述说和记录又通过新兴媒体获得广泛传播,进而产生扩散效应。“公众是民主的关键”,没有一个关注台海局势,并深刻体会到当前两岸政治话语滞后性、消极性并对其僵化教条表示高度不满的公民群体⑫,那么,两岸民间话语的公共领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现在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公众群体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就这部分群体的人员构成而言,大多属于中产阶层,“公民独立财富意识的建立和自由政治意识的建立,前者为社会从国家生活中分离出来奠定了个体性经济基础,后者为国家给予社会生活更大的生存空间提供了个体性政治动力”。从这些看出,在两岸推动产生充当两岸政治话语再讨论的公民群体就显得尤为必要。他们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内心反省对当前的话语桎梏提出了质疑,将来在这些群体上产生的话语产品可能会成为两岸政治话语的新产品。

  2、提升两岸交往中的民间对话平台的功能作用。“两会”、“国共论坛”、“海峡论坛”都可以视为在不同层面上的两岸话语机制,也承担着相应的话语功能。“两会”更多的是作为官方话语的“组织和控制机构”,“国共论坛”成为两岸政党话语的“生产机构”,而“海峡论坛”则是包含了两岸社会各界畅所欲言的话语平台。然而,无论是从规模、时间和层次上,两岸民间平台对于两岸话语格局上都尚且处于弱势地位,并不能真正扮演台海事务中话语输入者的角色。因此,两岸目前还需要积极探索有助于两岸民间政治话语的良性发展对话平台。正如2013年的第11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时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就提出的:“当前,由两岸民间开始对话,是一条可行途径。”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