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吴敦义的两岸观与“拒统说”

http://www.CRNTT.com   2017-07-12 00:06:28  


 
  其次,中国国民党在近一年以来,遭受到近乎是中国大陆当年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对刘少奇式的清算,特别是军公教人员的退休金改革议题上,所遭受的精神屈辱与物质损失,双重的打击,使得这一大群原本多为国民党员的军公教人员(已退和未退的),有了危机意识和团结意识。对他们而言,马英九砍的是他们的福利,他们很生气;但蔡英文砍的是他们的生计,他们不能坐视,除了上街抗议,必须有相似的政治能量,才能对抗蔡英文的霸道。而洪秀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这一方面,完全没有抗衡的能耐。

  第三,洪秀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一年多以来,国民党的境遇几乎可以和蔡英文掌权的台湾境遇十分相似,不论在政策论述,人事安排,党务推动,在野功能等方面,争议大于建树,纷扰多于发展,连她自己聘请的副主席就有二人跳出台面与之竞争,足见洪的领导力以及“人和”方面的表现,却有令人费解之处。中国国民党如今处于低潮,再踫上领导力不被期待的弱领导,任何人都担忧国民党的走势将伊于胡底,任何关心台湾发展的人也都思考,民进党一党独大给台湾带来的不安。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的解释,如今,吴以绝对的优势首轮过关,按理而言,两岸各方除民进党之外,理应十分满意;然而,事实的发展并非尽如人意。特别是国共领导人在520的相互“电文”②,两岸精英均以放大透视的功夫,深究其中许多不同以往的“深意”、“疑意”和“奥意”,毫无疑问,这类的文本肯定是精雕细琢,字字推敲,句句思量,是以各界的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和逻辑。当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用语,描述己方的立场与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是十分正常的事。通常的情况下,这一类的电文,必定从己方的立场和需求出发,包含三大部分:祝词、现况和期待。在措词上依对方的身份存在、政治存在及未来存在,考量其措词。所谓“身份存在”,简言之,就是当下是否掌权,掌有政治实权;所谓“政治存在”,简言之,就是对两岸“一中原则”的立场;所谓“未来存在”,简言之,就是未来执政的可能性。从以上的架构来看,对北京而言,吴和洪在“身份存在”是相同的,差异在于“政治存在”及“未来存在”。从“未来存在”说吴胜洪太多,从“政治存在”而言,洪自然更靠近北京,但是政治毕竟是一种“有原则的妥协的艺术”,不可能要求别人完全赞同自己,以中国人数千年的政治文化智慧,对此十分瞭解。但是任何“妥协”都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否则就是投降主义,或是投降。所以中共对吴敦义的看法,主要是看双方对原则的立场和态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