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两岸融合发展 强化共同利益连结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00:26:04  


 
  第三,一定程度扭转台湾民众“认同异化”状况。从认同理论的高度进行认识,推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也是扭转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族群统”独”认同异化、偏差的重要辅助手段。根据认同产生的相关理论,影响民众文化认同、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等认同问题的因素很多,既有原生性因素,也有建构性因素,前者包括种族、血统、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生活方式等,后者包括共同的历史经验、情感、利益与意愿。其中,后天性因素对认同的影响大体分为个体建构、家庭影响与社会建构三个方面。而身份认同、政治认同等社会化程度极高的议题,以社会教育与社会交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构扮演的角色更为关键。目前,在影响台湾民众统“独”认同、身份认同方面,由于两岸尚未统一,台湾尚处“自治”状态,大陆无法通过编订教科书、掌控舆论宣传等“社会教育”手段进行影响,只能通过“社会交往”这种重要手段产生一定影响。而“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便是“社会交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它区别于简单的“交流发展”,而是强调通过共同社会经验的累积,情感、利益的交融,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消除原有的类属印象”,“再造新的类属印象”⑪,从而化解台湾民众的倾“独”认同,增强台湾民众对中国的政治认同与身份认同。

  当然,对融合发展的政治效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融合发展可以为两岸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但并不能保证两岸必然沿循这一道路走向统一”。“对融合发展的功效应有正确预估,不能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⑫。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与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经验来看,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只是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打基础”工程,它虽然有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但不必然产生政治外溢效果,不必然带来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不仅需要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还需要综合运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手段。

  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考

  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政策工程。目前看,这项新时期重大的对台政策刚处于提出与起步落实阶段,未来大陆各部门应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