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两岸哪种方式统一 都需要过渡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18-09-23 00:11:38  


 
  而大陆推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应是考虑到:第一,和平统一代价最小。当时大陆文革结束不久,元气大伤,内外政策要能兼顾修复受损的经济。第二,国共意识形态之争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解,不如先形式统一,把台湾框住。让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两制并存,在两岸分别运作,由时间来解决问题,于是有了“一国两制”极富创意的想法。第三,国共两党虽有恩怨,意识形态也不同,但双方国家认同一致,都主张一个中国,追求统一。这个共同语言应认真把握,乃决心趁蒋家执政时期,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解决台湾问题,以免夜长梦多。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次引发两岸调整统一政策的外力因素还是美国,没有美国的外交转向,两岸实力与思维难以转变。

  如今倏忽又已过了30余年。当前国际局势、大陆实力及台湾岛内情势都已大幅改变,台湾无论蓝绿都拒谈或避谈统一,只求“维持现状”。蔡英文上台后在岛内积极推动台独政策,斩断一切与中国的连接;拒绝接受一中原则,选择一面倒的倒向美日,对抗大陆。美国则大玩台湾牌,不断测试大陆一中红线,企图以此讹诈大陆,促成后者在贸易及发展政策上让步。在此情况下,大陆对台的统一政策会继续维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旋律不变吗?

  二、理性思考:和平统一还有机会吗

  早年由于国共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立场上有共识,国际上贩售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者,当时在两岸都找不到市场,但是这个共识并不足以化解两岸在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经过理性思考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案向台湾提出后,蒋经国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应,反而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予以回绝。

  (一)外力与分离主义的互动

  两岸在一中与统一政策上的共同语言在李登辉上台后逐渐走味,终致完全消失。蔡英文师承李登辉,“台独”立场坚定,始终拒绝一中原则;国民党虽支持“九二共识”,但又补以“一中各表”,明显的是要用各表来稀释一中,现在更回避谈论统一或自称中国人。在蓝绿政党这样刻意的带领下,台湾人民支持统一的比例逐渐萎缩,支持“独立”的大幅升高。

  在台湾由统转独的政策转变过程中,外力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台独”的显性或隐性支持者受日本的殖民影响直入骨髓,民进党内的深绿及喜乐岛联盟者,对日本的认同远大于台湾,他们支持台湾“独立”的终极目的是回归日本。还有许多“台独”主张者受美国价值洗脑深刻,对美国价值的相信远超过对本身中国文化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被美日利用而不自觉。

  美国一直认为台湾是牵制大陆的一颗战略棋子,不乐见两岸统一。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主张,其实就是美国对台海的一贯立场,而没有“九二共识”为基础的蔡英文的“维持现状”,更为美国所喜。不过,美国虽乐见台湾自外于中国,但为了避免卷入可能的台海军事冲突,通常对“台独”分子的支持有一定的限度,那就是以不把美国拖下水为原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